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任 《编辑学报》2008,20(3):234
问如何判别“作贡献”与“做贡献”哪个对?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些情况。“作”和“做”都是动词,读音也相同,可是用起来却十分棘手。用它们来组词还比较好办,比如“作法”与“做法”,“作人”与“做人”,“作主”与“做主”,“作为”与“做为”,等等,对不对,哪个对?拿不准时翻翻字典,一般就能够解决;但“作贡献”与“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报》2011,23(4):376
1首字是zao的动宾词组,全用“做”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做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模  相似文献   

3.
"作”与"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  陈燕 《编辑学报》2001,13(4):243-243
"作”与"做”这2个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在口语中,由于"作”与"做”发音相同,而无须区别使用,但在书面语言中,要想正确使用"作”与"做”就比较困难了,往往出现两字混用和错用现象.这给我们编辑加工、校对文稿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这2个字,从而避免写作和出版物中的错用呢?  相似文献   

4.
“作”字读ZUOE时与“做”字同音,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字。使用时可依据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主题出版工作设定了宏伟目标和宏观路径,出版单位应深刻领会规划基本精神,从切实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强化项目落实、高度重视作者质量、加强编辑人才培养、重点突破整体优化、放眼国际练好内功、有效激励合理回报等方面做强做优新时代主题出版。  相似文献   

6.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论述了其在课程应用中的方案,通过“做中学”、“案例教学”及组建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其学习的自觉性及程序设计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高富 《大观周刊》2013,(12):220-220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操作,即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本科相区别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教材出版正在经历被动编印教材(“做教材”)、主动参与课程规划(“做课程”)、数字化出版转型(“做资源”)的发展历程.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高职教材出版也正在或即将经历这一过程.与此相适应,高职教材策划亟须实现从“做教材”、“做课程”向“做资源”的转变,以满足高职院校师生对于教学资源的深度需求.  相似文献   

10.
邹圣英 《大观周刊》2011,(30):23-23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更是推进"两学一做"的重要基地,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必须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树立微思维,构建微格局,充分挖掘微信的有效资源,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搭建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沈金永 《大观周刊》2013,(3):149-14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生为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无条件的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学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吕山  李熠  林颖 《新闻与写作》2022,(11):92-106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冲击、影响了传统模式的亲子关系建构。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远距离家庭的相处方式,建构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本文通过对15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协同访谈,考察了他们如何共同“驯化”手机,以达到“做家庭”的动态建构与亲职划界。本研究指出: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发挥出新的意义和实践策略,父母得以弥补内心的亏欠感,以“媒介替身”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远距亲职实践仍然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脚本,造成母职和父职在“做家庭”过程中持续的不对等;同时儿童并非完全被教导的客体,他们同样借助媒介“再驯化”策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乃至对日常监视的抵抗。  相似文献   

14.
何兴忠 《大观周刊》2013,(12):138-138
本人从教三十多年,从农村中学到城镇中学,教过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学生,亲身经历了传统教育、第一轮义务教育试验和目前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去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是:教师单一的“复述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限制并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这种课堂已经不能适应目前课堂形势发展的需要。眼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的课堂,才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这样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5.
严红 《大观周刊》2013,(1):156-156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推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了稳步的提升,尤其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促进了数学教学由“教”向“学”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于相关误区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绛  钱芬 《出版参考》2005,(9):41-42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相似文献   

17.
王丽英 《大观周刊》2013,(8):252-252
探究式教学的引入能增强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引入,不单单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实际生活、社会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有意无意中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教”与“学”的全程中。探究式教学作为这样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国内外普遍接受并积极提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冀振芳 《大观周刊》2011,(48):176-17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动态视频色彩鲜艳、音响效果生动等独特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实现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基础课程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而针对高职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难学、难懂、难教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化难为简地进行公式及定理的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与社会定位,树立自信心学好数学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20.
吕莎  安德胜 《传媒》2020,(10):66-68
随着大批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爆火,一批投机“做号党”顺势而生,他们通过注册大量自媒体帐号并以抄袭、洗稿等方式产出大量低质量、低成本的内容并进行传播,以求短期内实现快速增加流量、获得经济收益的目的。这污染了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生态环境,使流量文在网络平台上大行其道,给平台自身和用户都带来了恶劣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做号党”对互联网内容传播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互联网内容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