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向东 《上海教育》2011,(22):52-53
创新人才只能是自主成长起来的,或者说,创新人才是自己“冒”出来的,而不是被他人“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傅小伟 《教师》2010,(3):102-102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时代呼唤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要讲究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乐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必须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必须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必须创新课堂,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呼唤,锐意改革,在创新课堂中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创造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  相似文献   

5.
李悦 《教学随笔》2007,(3):29-30
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在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现在国家教委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是被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被埋没。因此,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具备发现的眼光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的话道出了创新人才选拔及培养的特殊性。对于拥有巨大创新潜能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发现的眼光;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敞现创新活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发现。此时,学生立场上的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格局,就成为让雄鹰可以奋飞的坚实平台和无限空间,任凭他们振翅高飞,焕发活力。一、课程体系拓展创新空间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是载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尽力  相似文献   

8.
何树鹏 《新疆教育》2012,(11):171-171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存在方式应该而且必须表现为一种寻根究底的追问方式。经由这种追问,"钱学森问题"的深层意蕴向我们显现出来:创新、创新人才及其培养绝不是某种工具化的东西,创新是创新人才和大学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依照创新人才的生存方式的本性让创新人才充分地自我生成,人们才能够达成追求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是多么重要!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教育在创新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创新教育活动呢?首先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充分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敢想、会想、畅想,让思维流畅起来.其次当学生有“奇异”的思维要给予鼓励,让这种思维展现出来,从中发现创新元素给予引导培养.  相似文献   

11.
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纵观杰出人才的成长轨迹,都有着共同的成长需求:为国分忧、为民立命的赤子情怀;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国际视野和全球认知能力。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关键需求,就会极大地提高本科杰出人才产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人才需要优良教育的培养。优质教育依靠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师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培养出来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创新是发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由于优质教育是在不断发展中提高的,所以教师专业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最关键的是自我发展,它是能动的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学抓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进步呼唤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教师队伍迅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本文结合实际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村中学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黄紫艳 《现代语文》2007,(9):101-1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停留在落后的局面。所以,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靠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再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的恩惠,另一方面将要应对更为激烈的国之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的竞争。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因此,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着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是创新型教师必备的基础条件。首先:要有高…  相似文献   

17.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培养,而是应该认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打造有何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更具有竞争力,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多学科协作型学生创新团队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面临的共同课题,协同创新是大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我们要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和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成长路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人才辈出"的成就导向机制,是高校培养研究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选择。在"成就导向机制"下,建立研究生"创新学分"档案,让人才从"成就"中"冒"出来,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公平,而且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益。本文从项目攻关、发明创造、科研训练、创新成果、学习探究、创业绩效等方面设计了加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优质教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成长,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学校在为学生开发和提供源源不断优质教育资源中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