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大脑思维操     
火车过大桥妈妈:“丽丽,一列火车长600米,火车前方的大桥长也是600米。假如火车在大桥上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那么火车通过大桥一共需要多长时间?”丽丽:“时间等于距离除以速度,按数字算正好是一分钟!”妈妈:“傻丫头,算错了!”你知道丽丽为什么算错了吗?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科目和内容的改革与调整,今年江苏、浙江、吉林三省试行“3 小综合”考试模式,“理科综合试卷”的真面目终于露出了水面,其最后一道压轴题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3.
2009年山西省一共有2套数学中考试题(山西巷、太原卷).就两道压轴题来说.山西卷压轴题题型普通,但要想答得完整,也不容易.太原卷压轴题着力引领“研究性学习”风向.其倡导的学习方式也已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旋律.是2009年一道“亮点”题型!  相似文献   

4.
2006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的压轴题是一道以电磁感应为载体的力电综合题,涉及变加速运动的处理,要用到微元法求解.其实它是一道推陈出新的佳题——99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的压轴题就是它的“先例”.  相似文献   

5.
第八册总复习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座大桥长2400米.如果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  相似文献   

6.
“一碳化学”这个陌生的名字,同学们也许觉得神奇,其实你随着下面一道中考压轴题的思路深入探究下去,你就觉得很熟悉了.  相似文献   

7.
高考数学压轴题一般来说是高考数学卷中综合性和探索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道题,是学生考试过程中最后要冲刺的“坡顶”,也是试卷命题人为提高试卷区分度而设计的一道题.为了帮助2007年应考的师生做好压轴题的复习,本文特对2006年高考数学压轴题作简要回顾分析,并对2007年高考数学压轴题作以预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各地中考试卷中的最后一道填空题,已成为中考中不容小视的一道“压轴题”.这类“压轴”填空题有着共同的特征:试题的背景丰富,形式新颖多样,信息量大,对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高.本文从不同层面剖析2010年部分地区中考试题中的“压轴”填空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弹簧类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力学题型,在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笔者在一份调研卷中遇见一道弹簧类问题的“压轴题”,发现其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特此提出和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
中考试题是经过命题组的深思熟虑和字斟句酌的,特别是对于“压轴题”,许多地市的专家们更是费了一番心思.2006年山东省及其各地市中有这样一道压轴题,耐人寻味,笔者对其“情有独钟”,细细品味其内在价值,寻求多种解决途径,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1.
2006年高考理综卷Ⅰ中的化学压轴题是一道有机化学试题.作为压轴题,它具有三新(“立意新,取材新,角度新”),三紧贴(“紧贴现实生活,紧贴现行教材,紧贴新课标”)的特点,是近几年少有的好题。现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总复习第36题是一道思考题: 一座大桥长2400米。如果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学生在学习这道题之前,所学习的行程问题都是将运动的物体从某点出发运动到某点而停止来处理的。因此,分析此题时,教师要抓住题中的“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这两个特殊时刻的位置变化关系,选择特殊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明解题道理。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根据“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两个特殊时刻的位置变化关系,教师可启发学生画出火车与大桥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即“车头开上桥”和“车尾离开桥”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3.
所谓“错车”是指交错行驶的两车的车身从相错开始到恰好错开为止.以“错车”为背景的问题我们称为“错车”问题.错车问题有同向错车和相向错车以及一车静止三种情形,其中车过桥梁和隧道问题相当于一车静止这种情形.解决错车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这么几个量:两车的长度、两车的速度以及错车的方向.现举例如下:例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1000米的大桥需要几分钟?分析与解: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是指火车的车头到大桥的那刻起,到火车的车尾离开大桥的那刻止.在这个时间段里,火车经过的路程是1000 200=1200(米),因此,…  相似文献   

14.
研究2013中考试题发现,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中考选择题中的函数图象问题成为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且大多成为选择题的压轴题.下面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一道“压轴题”,孕育了如下一个恒等式。  相似文献   

16.
邵旭 《数学教学通讯》2010,(10):16-17,60
数列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它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能与很多知识综合.近年来,关于数列的综合题往往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成为同学们取得高分的一道“坎”.本文对数列知识作一梳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观钱塘江大潮始于汉魏,自唐宋以来,观“钱江秋涛”更加盛行,从文人墨客笔下的诗句中便可见钱江潮的壮观之势。1935年4月,钱塘江大桥破土动工,为这一自然奇观再添人文之美。时年39岁的茅以升才华横溢,满怀抱负,跨刀主持这个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  相似文献   

18.
压轴题难,此语不假。数学试卷的区分度就体现在压轴题上。管宏斌老师说:善于联想,灵活应变,注重类比,多方位思考,压轴题是可由难变易的。管老师对一道压轴题,就给出了九种解法。我们应从这些解法中,悟出一些灵巧,悟出一些应变。希望更多的考生敢于直面压轴题,敢于向压轴题“叫板”,——压轴题,我也能解。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98年中考最后一道电路计算题,题目如下:如图1所示电路,RI二240欧,小灯泡标有“SV4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80欧,当开关SI、SZ都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部分的阻值为32欧,求:(l)小灯泡的电阻.(2)电源电压.(3)当SI、方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多大?这是一道很好的压轴题,它展示了今后中考电学计算题命题的一种新思路,新动向.该题之所以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该题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由确定的已知求未知的计算模式.本题的第(3)问必须先分析未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表明,很多“源于课本”的试题背后,都凝聚着编制者的艰辛与心智,而编制题目的经历与过程对教师来说更富有价值.近年笔者在参与浦东新区高三数学一模考试命题时,编制了一道“P-摆动数列”的压轴题,几经回顾,渐生感悟,整理其心路历程与同仁共同鉴赏,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