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专家,1988年赴美留学,现在迈阿密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的中美教育比较系列《素质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家庭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素质教育在家庭》等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新作《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对新时代的家长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亚青先生曾留学美国密苏里大学,1994年6月回国,对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有切实的体验。为此,我采访了他。问:您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何感受?答:我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感触比较深,尤其是小学教育。我觉得中美两国教育在走两个极端,美国非常不重视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期刊文献统计,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中美国际教育研究的进程,尤其是中美两国交互视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国际教育研究迅速扩展,美国则相对平稳;在三级教育结构中,两国国际教育研究以高等教育为重心,中国尤甚;美国是中国国际教育研究的中心,中国则处于美国国际教育研究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机构、形式、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充分了解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怡冰 《教师》2012,(29):17-18
美国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好的教育,而我国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文比较了中美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等各自特点和优势,通过中美教育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教育体制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苑新语     
美国校长对比中美教育:学会论证比学会记忆更重要——《羊城晚报》载,来自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的校监约瑟夫和中学部校长佩维在美国领事馆文化处举行讲座,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标准化测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与质疑,如何全面认识与理解标准化测验就显得尤为迫切。从源头上对美国标准化测验兴起的历史进行详尽的考察与分析,是对标准化测验进行全面、深入认识与理解的重要视角。美国的标准化测验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研究和实践推崇定量化研究方法的直接产物,它不但是教育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常用方法,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朱英 《时代教育》2012,(10):58-59
本文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视角,对美国的教育理念、美国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美国的思想教育进行观察比对,分析中美教育存在的差异,希望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探求到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1985年《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5版)出版之前,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效标(criterion)",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用"效标"对测验的效度进行证明(verify)、对测验分数做出有效(valid)解释的过程。1985年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证据(evidence)",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积累证据对测验的效度进行支持(support)、对测验分数做出合理(reasonable)解释的过程。关于效度的这种理解,突出体现在1999年出版的《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第6版)中。美国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教育测量》在业内被称为"教育测量领域的《圣经》"。2006年《教育测量》(第4版)出版以后,效度研究的核心概念演变为"理由(warrant)",效度研究被视为一种通过构造"理由系统"和"理由网络"对效度进行"论证(argument)"、对测验分数做出可接受的(plausible)解释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的考试实践,介绍了效度概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科技实力居于世界一流的美国一直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比较对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主渠道的美国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教育的参照系。众多的中美基础教育比较中,褒美贬中成了主流。在综述这类言论的基础上,讨论造成中美教育差距和现状的深层文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中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其成名作《喜福会》是华裔文学的一部杰作,它主要讲述了四位中国母亲的悲惨遭遇及对美国女儿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和婚姻两个视角探讨中国母亲的苦难对美国女儿的巨大影响,深入探究该小说文本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消费主义思想起源于美国,后涌入我国,在我国成人教育领域迅速蔓延,并对我国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要抵制教育消费主义思想在我国成人教育领域危害的不断扩大,我们要了解教育消费主义的本质与基本特征,了解我国成人教育领域消费主义现象及其严重危害,并尽力从现在做起采取手段有效地消除这一思想,使我国的成人教育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富有特点,美国注重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新加坡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成养成教育.两国都强化国民意识,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的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形成了系统工程;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层次,学生易于掌握和内化,教育效果明显.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追溯美国院校研究的起源、定义、研究内容与特征,可以发现它与我国高教研究是有区别的。我国的高教研究机构若要成为本校举足轻重的部门,需向美国学习.定位院校研究。只有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价值的微观应用研究,宏观理论研究挂靠在政府教育部门,才符合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高等教育、高校拥有充分办学自主权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5.
台、美华人社会家庭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美华人社会的家庭素质教育堪称华人社会的楷模,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该文从实地调研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总结了台、美华人社会在家庭素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这些经验对中国家长的借鉴意义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现状的比较,反映中美教育学科建设的差异并获得一些启示。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建设存在规模大、学位完整、项目丰富、质量较高、重视学科发展等特点。相比之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科建设还比较滞后,教育学科往往处于边缘地位,行政依附性较强。在我国加速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教育学科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庚款留美教育是1909年由美国和晚清政府合力实施的留学教育,这一别具一格的公费留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NRC)是美国目前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英才教育研究机构。本文通过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及其近年最具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考察,旨在使读者对美国目前英才教育及研究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为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正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在实践阶段上差距颇大。本文对通识教育概念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作了简要的对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体现了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全球化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文化霸权主义对大学生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以信仰教育为核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价值观教育,加强素质教育,以此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