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5种较为成熟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发展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塑性加工在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综述分析了不同塑性加工工艺对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影响。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领域起到总结现状和提供新思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TiB2、TiC等粉体对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本文采用自蔓延技术利用工业级TiO2粉、Al粉和B4C粉制备TiB2-Al2O3-TiC复合粉体,进而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0、3%、5%、10%和15%的TiB2-Al2O3-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方佳  刘炳  代廷海 《内江科技》2011,32(5):33-34
本文采用搅拌法,向熔融状态下的铝锰合金中添加Al2O3颗粒,制备成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将铝锰合金和复合材料的硬度及两种试样的断口冲击韧性进行对比试验;将铝锰合金和复合材料在加有磨粒的高矿化度水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比较两种材料的质量磨损量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变化。试验表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硬度相对合金基体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冲击断口来进行分析,颗粒增强体的加入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锰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质量磨损量都是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大载荷的条件下(〉110N),复合材料的在较大载荷的条件下远远大于铝锰合金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朵军 《青海科技》2006,13(4):58-60
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焊接学(Welding)是主要研究金属局部结合的学科,这种结合是由用加热方法进行的,其中金属可以熔化,也可以不熔化,也可以加填充金属或施加压力、多数(熔化焊)并不需要施加压力,但进行非熔化焊,要把金融加热到能产生接合的温度,并同时要施加压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除继续使用金属材料外,也正在大量研究开发使用非金属材料(如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等)。因此焊接学的范围,也已从单一研究金属材料局部结合的范围推广到非金属材料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一种新型含炔基查尔酮的合成方法,以邻溴苯甲醛和含取代基苯乙炔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的炔基苯甲醛进一步与苯乙酮反应生成含炔基结构的查尔酮,此类查尔酮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类化合物拓展了金、钯、铜等过渡金属参与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的底物范围,对进一步研究过渡金属参与的串联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过程操作容易、收率高等优点,产物经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分析手段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8.
<正>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新型材料,和传统钢材相比,碳纤维具有抗压、抗剪、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然而碳纤维脆性较大,在冲击过程中容易发生失效断裂,为了弥补碳纤维材料的不足,相关学者研制出了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兼具碳纤维和铝合金的优点,目前也已成为军事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防护结构的重点发展方向。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及抗冲击性能是它能够在众多复合材料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领域内专家对碳纤维-铝合金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articulate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简称PRMMC)是指弥散的硬质增强相的体积超过20%的复合材料。而不包括那种弥散质点体积比很低的弥散强化金属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钢铁具有高塑性、良好的韧性,颗粒增强体成本低、微观结构均匀、性能各向同性等特性,因而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密度高刚度和高强度的增强体颗粒加入到钢铁基体中在降低材料密度的同时提高了它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和高温性能,在进一步研究降低其成本后,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论述1Cr18Ni9Ti不锈钢φ133×δ11mm大管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着重论述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混合气体(CO_2+Ar)保护焊填充及盖面焊,立向上的水平固定全位置焊接的操作特点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1.
张乐  刘炳 《内江科技》2012,(5):14+12
本文采用加有高矿化度水介质的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对不同锰含量的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由锰在铝中的固溶体和在其上分布的铝锰化合物MnAl6和Al11Mn4及d-Al2O3颗粒组成;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试样中硬而脆的MnAl6和Al11Mn4含量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减小;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增加,且在较高压力下,试样的磨损量呈急剧增加;由于加有高矿化度水,试样表面有磨粒磨损的痕迹,从而加深了磨损。  相似文献   

12.
对Ti O2/活性炭复合材料、Ti O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Fe-N/掺杂Ti O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讨论了Ti O2的固定化技术和复合材料的选择等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等优点,已经应用在交通、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为进一步扩大镁合金的使用范围,制备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一种提升镁合金性能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而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是镁基复合材料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分支。本文以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切入点,通过使用专利数据库对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检索,对该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以及相关的技术研究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焊接镁铝合金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Al12Mg17金属化合物的形成。本文在超声波点焊时通过在接触面嵌入锡夹层来提高镁合金和铝合金的焊接强度。观察表明锡夹层的添加成功的消除了Al12Mg17的脆性,取而代之的是一层类锡复合材料和Mg2Sn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到,发生在混合夹层内部的拉伸切变实验失败了,结果添加锡夹层导致镁铝不同接头的胶接强度和失效能量有了重大改善,同时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15.
铝及铝合金材料密度低,强度高,热电导率高,耐腐蚀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焊接结构上。长期以来,由于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取不当,造成铝合金零件焊接后因应力过于集中产生严重变形,或因为焊缝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缺陷,导致焊缝金属裂纹或材质疏松,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及性能。本文着重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金属零件焊接时的焊接难点及其焊接工艺步骤。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挤压成型SiCp/2014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为30min时,SiCp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较均匀,这是因为,保温时间增加,复合材料的变形能力提高,在剪切变形过程中剪切力变小,对增强颗粒施加的剪切力变小,不容易使团聚的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17.
王永康  夏立芳 《科技通报》1993,9(6):384-387
在W_6Mo_5Cr_4V_2型高速钢表面沉积了新型的(Ti,AI川ie层,用透射电镜等研究了(Ti,AI)N/W_5Mo_5Cr_4V_2膜基界面区结构.结果表明,其界面区有一过渡层,由α-Ti和FeTi相组成,且与基体有一定的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19)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属于航空航天领域和军工技术领域中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因为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比模量高、易加工成型等优势。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制造技术逐渐向先进性和多维度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复合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结合复合材料的特点和优势对模压成型、拉挤成型、增材制造技术等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以及相关工艺特点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浅谈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启胜 《青海科技》2004,11(5):48-50
本文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现状、各种增强型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Ti基准晶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而成为具有前途的新型贮氢材料。Ti45Zr38Ni17准晶最大吸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约等于2,明显高于普通金属间化合物贮氢材料,但其平台压力低,氢很难放出。为了改善准晶的气态放氢性能,Takasaki等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Ti45Zr38Ni17准晶粉末。该粉末达到最大贮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等于1.5,这可能是由于准晶中含有少量的Ti2Ni型晶体相的原因。同时,在充放氢过程中,准晶相不稳定。Majzoub等采用电化学方法氢化Ti45Zr38Ni17准晶,贮氢量最大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为1.9,并且在充氢过程中无晶体相生成。到目前为止,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在本章中,将研究Ti45Zr38Ni17Cu3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时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为了对比,也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相关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