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谈否定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否定和否定句1.1否定句和否定概念有密切关系,在讨论否定句之前有必要先谈一下否定概念。在逻辑学中,否定概念也称负概念。“在思维中反映那些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叫做负概念(或叫否定概念)。例如‘非正义战争,、‘非马克思主义,、‘不勇敢’等都是负概念。”①否定概念所反映的可以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如前例“非正义战争”等;也可以是客观事物本身如“今日无风,、“他不是老王”、“非佛非神”。否定概  相似文献   

2.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死海不死》是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一篇说明文的题目,细读课文,我觉得这个题目中的第二个“死”字应加引号才对,理由如下: “死海不死”在逻辑学中被称作单称否定判断,象“愚公不愚”、“凡人不凡”、“傻子不傻”等都是这种类型。此类判断用以否定判断对象所具有的某种属性,表达人们对事物的新的认识,它在形式上有如下特点:①全句仅有四字,且首尾两字相同,逻辑成分是:第一、第二两字构成主词(或叫主项),第三字“不”是联系词(或叫联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示“谁(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是怎么样”的句子。这类句子对一定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表达描述者对所要描述的“人”或“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行为,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后果的认定。我们把这类句子叫做“是”字认定句。长期以来,由于“是”字被认作判断词,使“是”字认定句淹没在“是”字判断句之中。  相似文献   

5.
借代辞格的概念是:不直接写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或某种特征来代替。不直接写出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本体的事物或某种特征叫“借体”。如.(1)“孤帆一片日边来”。“帆”代“船”,“船”是本体,“帆”是借体。  相似文献   

6.
判断     
一、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下面就是两个判断:“四人帮”是一个反革命阴谋集团.“四人帮”的“两个估计”不是从事实出发的.这两个句子,第一个肯定了“四人邦”具有反革命阴谋集团的属性,第二个否定了“四人邦”的“两个估计”具有从事实出发的属性.两个句子都对客观事物有所说明,或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旗帜鲜  相似文献   

7.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认识一切”。所谓比较,就是把研究对象的个别部分或个别特征分离出来,便于确定它们的异同的一种方法。比较既可以在同类对象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类的对象中进行,或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比较既是分析的过程,又是综合的过程。加强比较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法则、启迪思维,发现规律,突破数学中的难点。 一、通过比较,揭示本质原则 某类事物都具有的,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叫做这类事物的特有属性,而有决定性的特有属性叫做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余的特有属性叫做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概念教学中,总是要引导学生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区分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然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比较是揭示本质属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时,我们常常先出示下列函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試图扼要地讲讲形式邏輯所讲的关于概念的知識对明确概念的作用。什么是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貭属性是能区别某一类事物和其他类事物的一組属性)的反映。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貭属性——“两组对边各相平行的四边形”的反映。概念有內涵和外延两方面。事物有个体和类。同类事物都有一些相同属性(包括本质属性)。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貭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例如,“語言”这个概念的內涵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社会斗爭和发展的工具”,它的外延則是各种語言。概念的內涵就是概念的涵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二、判断与推理判断与推理都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判断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论断。它以概念为基础,借助语言通过肯定或否定来揭示对象与某种特点、属性的关系。推理是由已知的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分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哲学认为概念是通过抽象而概括出来的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话说就是:“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心理学认为概念同人们的分类行为密切相连.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概念定义为“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转引自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第10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符号主要是具有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数学概念是学生赖以正确思维的基础,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一向被认为是个重要问题,熟悉数学概念中逻辑因素,对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大有好处的。 一、概念的特点 概念是反映并确定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逻辑学中把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称为对象,各个对象彼此相同或相异的一切性质叫属性,任何对象都有很多性质,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属性,借助于它们就可以把这一类对象和另一类对象区别开来,这些属性叫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2.
概念反映什么?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是反映客观事物(或对象),还是同时反映主观思想?二是概念反映的属性是什么?是反映本质的属性,还是同时反映非本质的,但又是特有的(区别性)的属性?诚然,对这两方面问题的回答,同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定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二、判断不恰当判断是肯定或否定一个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属性,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逻辑方法.判断一般用句子来表达.写作时只有判断恰当,句意才正确、明白.学生由于对事物的状态、属性缺乏明确的认识,或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不清楚,写起文章来就会出现不恰当的判断.常见的有:1、把本来是个别的、部分的事物,判断成为普遍的、整体的事物①这个知青点是培养千百万革命接班人的场所.②长篇小说思想性艺术性强,大家都喜欢看.培养千百万革命接班人不光是一个知青点的事.不是所有的长篇小说思想性艺术性都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看长篇小说.所以上面几个判断在质与量上都不能正确反映对象.2、在一篇文章中前后两个判断、或在一个判断中前后两个部分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命题的判定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命题.命题的基本特征就是判断,“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学习与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进行分类,并解剖其构成要素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我们结合历史学的特点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就此谈谈科钱看法.什么是概念?哲学家认为,概念是通过抽象而概括出来的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心理学家则认为,概念同人们的分类行为密切相连。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概念定为“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都必须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和前提,学生有了明确的数学概念,才能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因此,小学生掌握好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必须抓好的重要一环。大家都知道,概念是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情、情境或性质。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个“本质属性”就是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也称有关特征、关键特征,它决定着事物的分类,除了关键特征外,一类事物还有无关特征,它不决定事物是否属于某一类。比如等边三角形的关键特征有:①在平  相似文献   

17.
张国珍 《考试周刊》2012,(41):66-66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然而,任何物质都有其差异性,用类比方法推理获得的结论很可能正是两个对象的差异点而陷入错误.所以类比推理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带有或然性,不能作为一种严密的化学方法,即类比不能代替证明.在化学思想中,正是这种局限性对学生学习新知、解决新问题产生消极性的干扰作用.掌握类比推理在解题中的种种负迁移效应,对克服负迁移做到正迁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逻辑教学不妨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一、从形象的具体逐步引入抽象。比如,什么是概念?课本中指出“概念就是事物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帮助学生弄懂“属性”、“特有属性”、“反映”等。一提起“属性”,学生很容易仅仅理解为性质。这时,可以让学生从日常所见事物中一一列举。比如:“人”有性别、年龄、高矮、胖瘦、身体强弱等,“茶杯”有大小、形状、软硬、好坏等,这些都是事物的性质。可是如果让学生继续列举,就会说出“人能用语言进行思维”“人能制造生产工具,从事社会生产活动”“茶杯是用来装茶水供人饮用的”等  相似文献   

20.
例谈因概念把握不当造成的三种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一词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所谓“本质属性”,就是指它构成某种事物的基本特征,这种属性只为这类事物所具有,它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基本依据.心理学家曾说过:“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人的感官形成感觉、知觉,再经过大脑加工(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单元,是知识的细胞.”而“数学概念”指反映了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中的最基本思维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