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概念反映什么?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是反映客观事物(或对象),还是同时反映主观思想?二是概念反映的属性是什么?是反映本质的属性,还是同时反映非本质的,但又是特有的(区别性)的属性?诚然,对这两方面问题的回答,同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定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特点,传统逻辑也不例外。什么是传统逻辑研究的主要特点呢?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辑逻辑是从外延关系方面研究思维形式的。二是传统逻辑对思维形式的研究不能完全撇开思维内容。三是传统逻辑对思维形式的研究同语言的表达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传统逻辑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 第一,传统逻辑是用静态的观点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它是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的反映。例如,传统逻辑的思维规律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即“是——是,否——否”),以及在思维形式中,传统逻辑要求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给概念作“形式上的定义”(列宁),对概念进行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和推理形式列举出来和毫无关联地排列起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85页)如此等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判断中项的周延性问题,是逻辑学中尚存争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何谓项的周延性定义?二是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如何?诚然,这两个方面问题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刈的。  相似文献   
5.
内涵与外延是任何概念都具有的两种逻辑性质。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也不例外。正确认识哲学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里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 要正确认识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首先得从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论述谈起。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在谈到物质概念时指出:“像‘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自然辩证法》第204页)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都有一个揭示该学科本质特征的定义,以便把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理论科学,无疑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定义。 什么是形式逻辑的定义?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未曾明确下过。但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确实不断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传统形式逻辑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与归纳推理相对应的推理形式,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人类认识过程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就是归纳推理。传统形式逻辑对演绎推理的理解,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有人认为,传统形式逻辑对演绎推理的理解,是认识论范围内的事。似乎传统形式逻辑对演绎推理不应作这样的理解。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传统形式逻辑与认识论都是研究思维的规律性的科学。就这一点上说,它们必然有着共同的表现。传统形式逻辑与认识论都把演绎  相似文献   
8.
实体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用来表达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的一个哲学概念。实体问题实际上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流行的一些形式逻辑教材中,理论体系的不严谨性以及理论与日常思维实际相脱离的地方很多。这里,仅就一些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涉及到逻辑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而至今仍未获得共识的问题;有的则是近几年来在改革和发展形式逻辑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冷静思索和研究,对于形式逻辑的改革和发展不无好处。有不妥之处,欢迎逻辑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刊物的生命。作为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园地的学报,尤其需要讲究质量。这是因为学报是观察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窗口之一。学报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而且还影响到院校间的学术交流。可见,学报质量问题事关重大。 如何提高学报的质量呢?我体会,从编辑工作的角度说,必须做好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