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翟玉肖 《文教资料》2007,(25):50-51
苏轼是一位具有丰富、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文化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并加以有机组合与融会,他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虽仕途坎坷仍持志不改,又由于浸染佛、道的思想而达成外儒内道的和谐,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
文化精神与审美诗性的集成--意境范畴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意境是中国古代艺学美学的核心范畴,它的化渊源是以儒,道、禅佛哲学为核心构成的“天人合一”的化精神。它的艺术品质则与中国古代艺学美学审美发展过程不可分离。以此为起点对意境的形成和面貌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柳松 《职教论坛》2005,(35):59-60
一、庄子追求"出世" 儒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镇,而道以老子、庄子为本.庄子哲学追求的也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但它与儒学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与天、与道的和谐,追求的是与自然之大化流行之和谐,而儒学所追求的只是与宗法社会的和谐,因此儒是"人世"的,而庄子则是"出世"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教育源远流长。在中国思想教育史上,以儒、道、佛三家为代表的思想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着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至今仍是挥之不去、摆脱不了的奇特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儒、道、佛三家独具特色的思想价值之外,其教育艺术也充满了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来说明中国古代医学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内在联系,说明中国古代医学与儒、道思想的相通之处:中国哲学为中医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而中医学也为中国哲学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哲学不再抽象,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类共生存。  相似文献   

6.
袁宏道与儒佛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时代精神的影响使袁宏道在儒道佛三家关系问题上取圆融整合的态度,以直追先秦的真儒学反对宋明伪道学,同时广泛吸取老庄自由的生命观念及掸宗思想,以道补儒,以禅诠儒,从而在出世与入世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上实现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调和统绪。袁对三家文化的取舍整合,展示了中国古代以适意主义为入生哲学的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7.
评《醒世姻缘传》的崇儒尚佛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的一部世情大作。崇儒尚佛.以佛助儒是其鲜明的思想结构特征。这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结构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时代社会氛围的促成。对于《醒世姻缘传》的思想我们要以辩证的态度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8.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石.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各派哲学体系,无论哪家哪派的哲学体系的基础即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与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必须从研究阴阳学说开始,由于笔者学识之所限,在此仅浅要论述阴阳学说与中国古代儒、墨、法、道四大思想流派的联系以及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儒、道、佛思想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内核,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和艺术载体的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集中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德化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发展中,其陶瓷文化深受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以其地区文化的形式,在泥塑、瓷塑与绘画艺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德化陶瓷艺术,希望为德化陶瓷的创造、发展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道、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以及情感审美态度,而单以文学艺术的发展、流变考察的话,老庄之道与禅佛思想更多地渗入到中国文人的内在心灵并影响着其精神追求和创作态度。废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释三家都包涵着丰厚的和谐思想: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观,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观,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三家虽立意与旨趣各有特色,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多为儒道佛思想文化载体。中国旅游文化对儒道佛思想文化的传承及走向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和”的关注与表现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的观照,这种观照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具备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现形式,进而对当今的中国音乐研究与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理本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也是朱熹整个学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和伦理本位色彩的哲学范畴。其本体论哲学的构建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全面吸收和改造而完成的。具体讲:吸收佛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并将之改造为道德本体论;吸收儒学的道德学说并将之改造为伦理本位的哲学:吸收道家的认识论思想并将之改造为伦理体验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华人世界,不仅是因为其塑造的绚丽江湖,更是因为充溢其中的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思想。金庸做为一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潜意识里就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文化进行参照思考,并将这些人生领悟蕴藏于作品之中,沿着由儒至道、由道入佛的轨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设置情节。这个衍变融合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思想上,更是金庸做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思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白话小说往往儒道释三教观念并存,作品援儒入佛,宣扬忠孝,意在借助中土传统伦理观,搭建中土受众对佛教文化的心理接受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性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从儒家、道家、禅宗这几个对中国人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来具体阐述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丧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丧葬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汉代作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一环,其丧葬文化意识必然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中国传统的"鬼文化"和儒道释三家思想对汉代的丧葬文化意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有关历史文献及出土资料中简析汉代丧葬礼俗所反映出的古人的丧葬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辩证哲学思想对设计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儒家、道家朴素的哲学观在中国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应用广泛,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设计艺术的许多审美观点和艺术主张都是以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体现了中国设计风格的精神和面貌,尤其是道家的辩证思想对设计艺术的影响更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0.
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化的渗透既深刻又悠远,因此历代士无不受其影响。孟浩然受儒、道思想影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孟浩然所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诗歌作品中所用的儒、道典故,所表现出来的儒、道思想观念以及他的人生追求和心性情趣上。就儒道两家思想对孟浩然思想的影响力而言,儒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道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