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将"别+V+了"与"别+V"、"V+了"等进行比较,且结合图标观察等方法,对"了""V"以及"别+V+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工”课中应引入市场信息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基础》、《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工与电子专业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学生学到和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电工工具、电子元件和安全用具等具体的实物,但学生对这些实物的生产厂家、性能、价格以及供求变化等市场信息知之甚少,学习缺乏真实性、具体性、实用性,实践中不会选择,不会辨别,更不知价格,往往会上当受骗。因此在"电工"课中应适当拓宽教材内容,引入切合实际的电工产品和用具的市场信息内容,使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的感情表达"声""形""神"是组织教学的一个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声""形""神"的效能,使其起到潜移默化和引导指令的作用。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声""声"指的是教师的语言声调,甚至包括非语言的哨声、掌声。  相似文献   

4.
"孨"的含义从其出现到现代一直比较固定,《新华字典》对它的解释是"①谨慎;②弱,懦弱;③孤儿"。但是,网络的发展使"孨"获得了新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三子"叠加正好是"孨"字,所以三子即"房子、车子和妻子"。"孨"字以这种新的含义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同时又以这个字为词根生发出一些新词,如"孨族""孨人""孨男""孨女"等。古汉语中这些生僻字的复活反映了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小学生中的"宅男""宅女"现象,探究"宅"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缓解小学生中"宅男""宅女"现象,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物理中"+""-"号包括的内容比数学中的"+""-"号丰富得多,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深刻的物理意义,它在解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被""把"同现句是汉语中值得关注的一种句式,这一句式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大量存在。从句法结构层次、语义以及语用功能这三个方面入手,可对文本中的这一重要句法现象进行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小萍 《考试周刊》2011,(16):130-131
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表达、思考和做事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从英语课堂活动、英语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的英语学习开展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讨,以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力求达到"活""新""实"等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李煜作品的评价认为,李煜"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对此学界解说纷纭。从王国维的学识背景、哲学思想及文学创作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在对人生的追究与考索方面,王国维与李后主有相似之处,这是把李煜推高至"释迦""基督"的教主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马修.阿诺德在其文化批评生涯中借用了诸如"非利士""超然无执""甜蜜与光明"等术语,这种"拿来主义"用意甚为深刻。他借用"非利士"抨击了中产阶级的物质崇拜症;用"超然无执"批评了维多利亚人狭隘的阶级观念;用"甜蜜与光明"阐明了在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今昔物语集》的具格助词有四个"シテ""ニテ""ニシテ""ヲ以テ"。"シテ"前接具体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ニテ"和"ニシ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动词,表示工具或手段。"ヲ以テ"前接具体或抽象名词,后续能动或使役动词,表示工具、手段、材料,用例最多且语义最为广泛。通过与汉语原典的比较发现,《今昔物语集》的具格助词用例所对应的汉语原典大都使用介词"以"字,由此可知《今昔物语集》具格助词的使用深受汉语原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郭择汗 《教师》2011,(8):119-119
一、留学生混用"的""地""得"的情况 1".的"和"地"的相互误用 (1)因此便自然的认为,第三喷注是由新粒子辐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张寅  李朋  华志坚 《考试周刊》2011,(45):168-169
正弦交流电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电工学》和《电工基础》两门课程的重要章节,它不但在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是机械、电工、电子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也是教授和复习的主要内容。如何让学生系统地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内容值得每一位专业教师思考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以正弦交流电的"六个三"为中心进行复习指导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总结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16.
"劝学"在《荀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既具有成就个体道德生命,彰显个体生命价值的作用,又具有塑造君子型人才的善的品质。道德个体采用"君子结于一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积善成德"以成就好学的美德。"劝学"之德在促进道德个体向上,加强官德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方面给予了我们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7.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重要的一类,"回""次""趟""遭"这四个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动量词,重点分析这四个常用动量的起源和演变,观察其使用情况,考察其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文章专门谈论"甚"的用法,之后有不少文章加以探讨,形成两种绝然不同的说法。《吕氏春秋》中用在状语位置上的"甚"字共69例,占"甚"字总量的63%。它们都直接放在形容词、动词之前,做句子的状语,表示"很、非常"的意思。""甚"在《吕氏春秋》中是程度副词,在先秦汉语中已是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9.
《江南的冬景》通过运用对比、虚实结合、引用等手法描绘出江南那可爱、晴朗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优美、闲适、温润、和煦的意境。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江南的"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五幅图,通过这些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冬景的美。那作者是如何巧妙抓住这些景的特征带给我们这种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20.
"尝试-自学-讨论"教学模式以尝试教育理论为基础,坚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育理念,从而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尝试-自学-讨论"的实施有其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