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modulin,sTM)与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小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60例脑梗塞患者、56例脑出血患者和64例健康对照的sTM水平,并分析sTM与血脂、血压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和脑出血的甘油三脂、舒张期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和脑出血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的收缩期血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脑梗塞的 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脑出血的sTM显著高于脑梗塞和对照组,而脑梗塞的sTM显著高于对照组。sTM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收缩和舒张期血压水平显著正相关;sTM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脑梗塞和脑出血存在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小血管损伤。sTM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对140例老年高血压类型、年龄、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例数及血脂、载脂蛋白、血液流变学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增龄,(Ⅰ型)收缩期型高血压的比例增多,(Ⅱ型)混合型高血压次之,(Ⅲ型)舒张期型高血压随增龄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占高血压病的30%,脑梗塞居多,其中腔隙性脑梗塞占52.63%,脑出血占9%。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发年龄在65~75岁,以Ⅰ、Ⅱ型高血压为主。高血压组和脑血管病组的血脂、血粘滞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载脂蛋白APOA1/APOB比值下降。脑出血患者的载脂蛋白无明显变化。提示老年高血压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类型、年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病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金纳多注射液对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别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双嘧达莫、尼莫地平、阿司匹林三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金纳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梗塞药物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脑梗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金纳多注射液对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0%,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0余万人,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止治疗老常可见到。我所从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住院病人中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脂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及肺结核治疗前肝功异常,在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脂同时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予防组、治疗组、对照组共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5~75岁。临床确诊:浸润型肺结核112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预防组及对照组90例治疗前肝功正常,HB-SAg均阴性。治疗组30例抗结核治疗前肝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AGPT有8…  相似文献   

6.
夏智庆 《科教文汇》2008,(14):195-195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o%,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专科病房对急性脑梗塞,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新法,我们筛选了脑神经生长素(简称CNG)治疗脑梗塞患者16例,均经本院头颅CT扫描确诊32例脑梗塞病人,并设立治疗组(n=16)采用CNG治疗。对照组(n=16)采用脑活素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结果显示:CNG治疗脑梗塞与脑出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对Rbc,HGB,PLT有调节作用,对机体影响负作用小,值得临床科室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余万。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中止治疗者常可见到.我所从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住院病人中应用肝亲乐、联苯双胎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及肺结核治疗前肝功异常,在应用肝素乐,联苯双胎的同时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分组预防、治疗、对照3组共120例.临床观察1~2月,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分15~175岁.临床确诊;浸润型肺结核112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预防组及对照组90例治疗前肝功正常,HBsAg均明性。治疗组30例抗结核治疗前肝功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自2000年2月-2003年10月收冶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46例,女42例;年龄35岁72岁;经CT检查诊断脑梗塞58例,脑出血22例;住院时间为59天,首次发生均有偏瘫。  相似文献   

10.
观察病例共47例,均为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病历,分两组。中西药治疗组(治疗组)25例,平均年龄54岁;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2例,平均年龄52岁。两组病例,男女比例相仿。  相似文献   

11.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按摩对照组。按摩对照组因各种原因脱落3例,共收集到27例。针刀治疗组1周治疗1次,按摩治疗组1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根据美国膝关节学会的评分(KSS评分)标准,从膝评分方面看,优8例,良13例,尚可4例,差5例;对照组优1例,良4例,尚可10例,差12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从膝功能评分来看,优4例,良13例,尚可11例,差2例;对照组优0例,良6例,尚可7例,差14例,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按摩疗法相对比,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针刀疗法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效果和经济学差异。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作为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经济学差异。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86%,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5,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8.51。结论: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并且安全性比较高,但是雷贝拉唑的治疗经济意义更优,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30例AMI后出院病人,其中男21人,女9人,年龄在50-8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5人,其中男10例,女5例;麝香保心丸组15人,男11例,女4例。本资料中无房室传导阻滞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防治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将我乡兽医站自2008年5-10月收治的100例发生蓝耳病的猪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发病猪采取注射青链霉素、顶峰、头孢和氨基比林等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发病猪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发病猪的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病猪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病猪的发热等各项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猪蓝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挽回养猪饲养户的经济损失,且药物成本低,具非常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依据ADL法评价愈后: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由综合因素形成,诊治中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及矛盾性,要综合分析,以预防为主,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蔡梅芳  朱佩祯 《科技通报》1996,12(5):309-311
对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分两组分别用奥美拉唑及进口洛赛克治疗4周。结果:奥美后唑总有效率96%,洛赛克1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与治疗后胃液pH值相比两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奥美拉唑费用低,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透穴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透穴刺法组和药物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PADL)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透穴刺法组的愈显率85.00%,药物组63.16%。结论:透穴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6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连续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原机动车驾驶员视觉功能状况,明确影响驾驶员视觉功能的主要因素,为修订高原机动车驾驶员视觉功能职业体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心视力(左右眼远视力和近视力)、双眼夜间视力、快速暗适应时间、视野、双眼色觉等指标对306名高原机动车驾驶员的视觉功能进行测定.并对155名对照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远视力在40岁以前及50~60岁之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近视力在40岁以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夜间视力和暗适应的异常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夜间视力和暗适应在30~39岁之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视野和色觉各个年龄段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年龄是视觉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是较全面的:远视力、近视力、双眼夜间视力、暗适应时间在40岁左右有一个较明显地衰退;各个年龄段视野和色觉无明显差异。结论:远视力、近视力、夜间视力、暗适应时间观察组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组,视野和色觉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年龄能较为全面的影响视觉功能,但对视野和色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经鼻内镜手术,并给予抗感染及鼻腔盥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