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中国发展心理学名师林崇德教授始终关注着教育、教学、学习与学生智力成长的关系,《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学习与发展》)一书倾注了林崇德教授对青少年学习心理的执着探索以及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堪称他多年从事教育心理科学研究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学习助人成长。身处学习型社会,学习更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学习能力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并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它历来就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对象。而关于"学习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如何挖掘学习潜能?"等问题更是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注  相似文献   

3.
倪静 《学语文》2010,(6):51-51
当今世界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界经历了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在近年的心理学研究中,自主性学习能力被证实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这就决定了以培养、发展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根本任务.作为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学习助人成长.身处学习型社会,学习更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学习能力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并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它历来就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未来成就有着重大的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人才成长的起点。也正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的“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物理教育领域,研究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重点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因素以及自主学习发生、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占比较高,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对家庭、社会等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学习困难不仅仅是一个关系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问题,同样更是一个关系国泰民安的社会问题。近年,随着心理学研究生态学取向的兴起,对学习困难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23年10月起,本栏目连续用三期的篇幅刊载学习困难相关的重要研究与发现,本月为第三期,俞国良教授将为读者介绍学习困难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研究,以及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成因。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合作·发展”的共同体。本文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不单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更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学习、协同合作、共同谋求发展,实现各自人生价值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使自身的教学生涯更加完美.努力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学习的可持续性。学生在充分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教师配合尝试成功,使学生在认可与成功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秦平 《教育探索》2001,(5):22-22
如何上好心理学课,是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是搞好心理学教学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总之,兴趣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赵宋光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版)是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部专著。该书由多名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由绪论以及学科构建与发展篇、音乐学习心理篇、音乐教师心理篇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从总体上介绍了该学科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学科构建与发展篇分析了中外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脉络;音乐学习心理篇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相应的课程设置、音乐听觉感知及其发展、音乐反应研究与音乐审美意识建构、音乐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音乐教师心理篇则较全面地探讨了教师心理结构的塑造和发展。综观全书,笔者认为该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史带论、理论阐释与实证个案相结合、注重本土化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差错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对学生学习差错的态度也由纯粹的否定转向理解并力图发现其中的积极成分和加以有效利用。叶澜教授曾断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3.
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发和开展是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的实验创新,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发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知识的创建者和研究者,使学生由单纯记住知识转化为使用知识和理解知识,让化学实验由“照方抓药”变为“开方抓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其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与传统的教师角色分离,建立新的角色: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学生发现真理;由一味地“操作者”转化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对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柱  夏欢 《教书育人》2002,(1):10-11
布鲁纳(J·S·Bruner,1915—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注重研究学习心理学问题,其学习理论是以学生的知识学习为研究对象,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又叫认知、发现说。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也就是“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进行学习的方法。用发现法进行的教学叫“发现教学”。以下将从实施要求、公认的优点以及被认为是缺点的表现三方面对…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占比较高,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学习困难不仅仅是一个关系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问题,同样更是一个关系国泰民安的社会问题。近年,随着心理学研究生态学取向的兴起,对学习困难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月起,本栏目将连续用三期的篇幅刊载学习困难相关的重要研究与发现,敬请关注。本期邀请俞国良教授为读者介绍学习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学习困难者的教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合作学习中教学生学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群体为了共同目的而相互协助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学生间的合作显然要胜于个人的努力” (《学与教的心理》第 130页 )。合作学习把一个大课堂转化成几个小课堂,从一个教师发展为能者为师,人人参与教学,个个投入学习,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   一、合作学习中不合谐现象剖析   1.只“作”不“合…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首次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智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儿童却面临着精神生活十分贫瘠的现状。如何能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潜能?如何树立前瞻而科学的教学理念?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结合心理学家杜·舒尔茨所著的《成长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实验中的一些理论,论述了在少年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英语教学者应以科学的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依托,合理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并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赵宁 《教育艺术》2004,(9):43-44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从教人员及基础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和认可。在许多中学的课程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占有十分显著的位置。我们在欣喜地接受这样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之余,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是否会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一帆风顺?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呢?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想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