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作为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课程改革就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同时相应地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重构,用现代哲学观念、现代精神重新诠释传统的内容,使课程能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互交融的富有生命力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课程价值取向是影响课程活动的核心因素.它贯穿于整个课程活动之中,并直接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运行.文化传统是制约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分清不同文化传统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征对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价值取向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文化研究涵盖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和课程文化特质两个方面。前者涉及到功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分析理论、批判理论等的课程观,揭示了课程与文化之间的矛盾与适应;后者包括对学生、课程知识和教材等课程文化要素的研究,探索了课程各要素的文化特质及其在课程发展中的功能。这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在我国课程改革探索的现实之中,推动着课程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传统文化关联密切,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学生兴趣不浓、课程衔接不紧、内容选择不当等现象也同时存在。文章提出了紧扣现实问题、加强实践教学、凸显先进文化、贯彻课程思政等对策,旨在为完善传统文化与思修课教学的融合提供对策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初中思政课授课资源的需要,是促进初中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思政课之间的相互包容性、初中生自身个性特点、初中思政课课程特点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初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新媒体信息交流平台的"新型课堂"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提供了高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载体,是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语文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而此类课程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都将传承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一代人灵魂和建构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大事,将其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课程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文化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表现为作为文化载体的课程,其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文化主体的课程,其自身显示出强烈的文化特性。课程背后的文化基础,可以从文化传统、文化交流、文化变迁三个方面得以反映;课程自身的文化特性,可以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运用教育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观点,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结合现实,对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中西文化问题分析认为:体育课程文化选择的中西文化之争其实质是文化的"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传统本位论"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要求充分挖掘我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性,对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进行建设,破除体育课程文化仆从心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全盘西化论"坚持体育课程文化的时代性,要求改造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承认体育课程文化进化主义,从而陷入以牺牲传统体育课程文化民族性为代价的欧洲中心主义.最后提出实现体育课程文化进步主义的观点和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体育课程文化选择多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向瑞吉欧课程学习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幼教课程应充分考虑所处文化的支持与制约作用,并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选择功能。幼教课程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尊重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教师和家长等文化主体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地位,建构适应我国社会文化的幼教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传统与中国知识分子关系的重要命题上,鲁迅与沈从文作为最具研究价值的精神文化现象散发着恒久的魅力。本文以“回乡”的文学母题为研究视角,择取《边城》与《故乡》,从文化选择、个体生命的历史定位、精神趋向这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展现游子精神返乡之旅的种种复杂情思以及沈从文和鲁迅对传统的象征——故土故园皈依与超越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课程的学习适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存在着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适应问题。网络课程在面临普通课程适应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面临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文化等因素对课程学习的诸多影响。网络课程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认知适应过程,从网络课程的设计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学习者与网络课程之间应该在课程观,课程技术和课程实践三个层次上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促进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存在着文化权利制约文化选择、课程功能影响文化选择和课程评价阻碍文化选择三个方面困境。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功能,应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重要对象,将实现个体与文化双重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价值追求,将提升评价的科学合理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李炳焘 《现代语文》2014,(3):111-112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剧变,人们越来越发现当代的80后与90后缺乏人文精神,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作为文化课程重要部分的隐性课程在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王洁 《广西教育》2022,(3):75-77+85
本文论述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舞蹈课程的必要性,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舞蹈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广西民间舞蹈铜鼓舞教学为例,提出通过舞蹈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相互融合、舞蹈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线上舞蹈资源与线下思政实践相互融合等策略,实现思政元素在高职舞蹈课程中的成功渗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我国文化面临着选择的困惑,我国体育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一问题.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和比较,重新审视了中国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体育文化抉择及传统体育文化的位置,旨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质"的飞跃与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四种冲突,这四种冲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中国当代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文化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精神活动的各项内容及地域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1〕学前教育课程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文化传统制约着学前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学前课程观念的形成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经验的选择、课程实施手段等,无不反映出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无不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国内外形势、民族传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学前课程不…  相似文献   

19.
民族性缺失,长期制约着我国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建设。贵州仡佬族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生态存在状况;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课程编制的重点;关照地区或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人的发展需求是课程目标确定的关键;关注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石;联系整个文化生态系统,才能准确把握地区多元一体文化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弹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颖  郝德永 《教育科学》2002,18(5):25-28
在传统的课程理论探究与课程发展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文化关系的问题,始终遵循着这样的命题与逻辑:课程作为文化承传的工具。这样的命题与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造成了课程的文化自主性与建构性缺失的弊端及后果,使课程只是作为社会法理化文化的一种工具存在。多年来,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性、个性、主动性、自我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漠视与抹杀就是这种工具化的课程理念与实践使然。因而,转变教育观念、模式、机制与方法,必须以转变课程的文化观念、角色与品质为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以课程作为文化、课程作为教育学化了的文化、课程文化的教育学性品质为切入点和主题,探讨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以便使课程由单纯的文化工具存在转变为独特的文化主体存在,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