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对构建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社会网络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网民中最具活跃性和代表性的群体-青少年群体,其网络生活方式的质量高低、文明与否,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水平的状况,对现时和未来的中国文明与进步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分析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的现状,构建与时代共鸣的青少年网络伦理精神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青少年在线学习的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类的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网上一族”一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尚未形成,因特网对他们的冲击更加直接、更加激烈。因特网上不仅体现出科技应用的正面效应,而且也折射出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如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负作用。因此净化网络,加强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   我国网络事业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前…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出现种种伦理危机,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冷漠和虚伪,以及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等.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大力创新,认清自身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合格的网络道德主体,构建与传统德育模式相适应的新型网络伦理教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对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青少年网络德育必须触及青少年道德问题的根本,从道德心理角度切入,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青少年统一、和谐的网络道德心理,从而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季 《教育导刊》2002,(10):8-9,31
网络文化的影响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与青少年德育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面对和解决这些矛盾,开展网络教育,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网络道德文化,培养青少年道德自我完善能力,是“E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一种无法逃避的社会生活。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它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诸如:网络文化的误导,传播暴力、色情内容;网络诱发着不道德和犯罪行为;网络的神秘性“培养”了电脑“黑客”等等。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在网络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对这一群体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青少年网络道德具有一般性、介质性与主体性三个方面的特征。与此相应,网络道德教育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格必须从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和外部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9.
网络交往伦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道德危机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道德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交往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包括自由、开放与规范、秩序、理性的统一,公共意识与个体文化自觉的统一,对数字的尊重,有限共享与互惠的统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面向以网络文化为交往媒介的网络交往伦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网络社会是一个更趋于朴素的伦理型社会,网上的行为主要靠个人的道德自觉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因此培养青少年网民的自身道德素养至关重要。而孔子提出在道德修养时,强调应遵行“立志”、“重学”、“克己”、“内省”、“慎独”、“中庸”、“力行”、“改过”等基本要求,这对加强青少年网民的自身道德修养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虚拟交往中使用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探讨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受网络及网络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化。因此,理解网络语言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Extant research examining the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parenting self-efficacy has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Adolescence is a time of increased autonomy during which parents may be uncertain about their abilities to influence their adolescents’ risk-taking behavior. Design. Parents’ (N = 145 mothers and 53 fathers) confidence in their parenting abilities across prudential adolescent behaviors was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lcohol consumption, cyber activities, eating behaviors, and problem peer associations. Additionally, we explored how adolescents’ (N = 161, Mage = 14.4 years, 60% female) reports of their engagement in those behavi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ability to impact their adolescents’ behavior (i.e., self-efficacy). Results. Mixed-model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that mothers and fathers felt most efficacious in reducing their adolescents’ engagement in problematic cyber activities and least efficacious regarding alcohol consumption. Bivariate correlations indicated multiple nega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s’ engagement in prudential behaviors and both mothers’ and fathers’ behavior-specific parenting self-efficacy. Conclusions. Results suggest that parents with adolescents have varying levels of 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y to parent different types of prudential adolescent behaviors. Additionally, for multiple behavior categories, mothers’ and fathers’ behavior-specific parenting self-efficac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engagement in corresponding behaviors, such that increased adolescent engagement was related to lower levels of behavior-specific parenting self-efficacy.  相似文献   

13.
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程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114-115,13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理论已无法给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受众在网络传播中显现出许多与传统大众传播中不同的特征.本文将网络传播中受众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进行对比,分析了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网络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会产生各种危机和威胁 ,因此 ,网络安全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网络对国家安全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使国家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 ,如何维护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国家安全 ,需要构筑网络安全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上银行是随因特网技术发展产生的新事物,它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时、空等限制,给落后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通过分析落后地区商业银行启动网银业务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目前发展网银业务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落后地区商业银行发展网银业务应立足于实际、引进人才、加大管理及营销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第四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挑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全面社会化的挑战,大学生网民主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文明对当代青年思想意识成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瑜  吴倬 《教学与研究》2006,27(4):73-79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新世纪令人鼓舞的前景和趋势,网络文明对青年思想发展的影响成为当前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为背景,阐述了网络文明对当代青年思想成长的多方面影响和作用,分析了青年的主体意识、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精神境界等方面在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广泛运用,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生的政治现象、文化潮流,不可避免地会对政府建设产生影响。本文论述了网络民主的含义和特征,基于"网络民主"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着重论述了"网络民主"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下,网络社会已经形成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或文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层面入手的。这类研究只从积极、消极方面关注网络对人的影响,而很少关注人对网络社会的反作用。如果采用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回归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所注重的主体性纬度来探讨网络社会问题,可以克服目前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grees of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that were supported in cyber face-to-face interaction. The concept of “cyber face-to-face” is used here to encapsulate the kind of environment in which a combination of real-time oral/aural, visual, and text-based interaction happens simultaneously via the various features in an advanced Synchronou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SLMS).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an evaluation of the five features, namely,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he text chat, the group cyber face-to-face classrooms, the audio, and the video, in an SLMS called 3C. Thirty-three students from an online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ing cours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Survey data indicate tha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an be effectively facilitated in a cyber face-to-face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 degrees of collaboration vary among the five features evalu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maximizing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otentials of a cyber face-to-face environment are also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