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来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是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来,是否经历了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是否促进了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全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建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旨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不是谈话式教学,不是被动参与,也不是在课堂教学中搞一两次讨论,而是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是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连军霞 《学周刊C版》2014,(8):100-100
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信息的主动构建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地位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构建.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代之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体参与,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合作与交流,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去研究、去发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李琦 《四川教育》2001,(6):26-27
现代教学观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一条重要原则。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保证他们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自我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逐步形成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只有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促进自身发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的重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感知、思维、再造,将新知识建构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学习是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学习有效,其关键就是营造一种学习环境。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那么,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展现。教师应着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真正让学生掌握讲英语、用英语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意义建构和能力的发展,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倾力实施的教学内容,在某些环节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缺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信息的主动构建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地位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构建,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代之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体参与,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激情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只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谢定兰 《四川教育》2001,(10):24-25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 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因此,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 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 达到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 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 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了 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 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可 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主动 参与的条件。 数学教…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教育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保元 《考试周刊》2010,(54):88-89
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导学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内活动、练习巩固、课后复习等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全面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对新知识的渴望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政治教学怎样激活学生主体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因此,真正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转变教育观点,革新课堂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变课堂教学的重要呈现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教师以传授为主的学习过程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