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亲近数学,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在自主探索中"再创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自主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钟新华 《小学生》2013,(12):64-64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呼唤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合作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探究;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留有学生充分的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要让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开启思维,自主探究,把握数学本质,获取鲜活的知识。一、巧设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数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爱上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让学生在生与生的合作中爱上数学;课程安排上可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做主,通过自身活动探索新知识的一种学习行为。《数学课程标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着重针对  相似文献   

6.
"面积单位"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认识了面积的意义,并且有了运用正方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经验。面积单位的学习一方面要联系第1课时的经验,让学生自觉产生运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意识,自主生长面积单位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与以前所学习的单位之间的关系,运用研究其他单位的方法研究面积单位,积累计量单位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角的度量"这一课进行了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导学单带领学生经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和形成数学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焦点和主题。文章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通过实例探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途径在于:创设"想"的氛围,激发探究兴趣;创设"动"的氛围,加强实践操作;创设"问"的氛围,鼓励参与探索。同时,提供生活实例,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创设成功情景,让学生在数学中体验成就感。如此,方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亲近和应用数学,最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时刻谨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他们才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角,我们教师要做的不只是简单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主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实施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主动、能动地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经历‘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假象性解释或预测→搜集相关信息从数学方面(知识或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获得数学研究结果→证实或推翻假象性解释或预测→提出新问题→……’的科学研究过程。"那么,如何来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技能。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且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詹丽钧 《考试周刊》2011,(30):77-78
本文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让学生想说就说;放手让学生去做;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2011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过程,而且要丰富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本文结合我们进行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十二五立项课题《初中数学课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研究的实践从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用信息技术让抽象内容直观,注重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谈谈如何强化新课标下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从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能让学生感到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时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指导预习""指导反馈""深化理解"三个方面探讨"让一年级学生乐学、会学的学习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思"就是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让学引思",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和学生,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思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并且学会合作学习。教师要适时地用问题去引导启发学生,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2):61-61
<正>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一、创设问题情景,促进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恰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景供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积极思维,激  相似文献   

18.
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他们在主动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数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教学设计应起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作用,力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年、月、日"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建立在学生形成了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法,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力求让所有学生展示一个发展的、独特的自我。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和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亲身经历,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一、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