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家教世界》2013,(7X):36-37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意义非凡!在玩具教学中诱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做到一物多"玩"。俗话说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孩子的文字。孩子玩玩具过程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做好玩具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智能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孩子们很少空着手玩,比如玩骑马游戏,至少要有一条带子或一根竹子,孩子骑在上面跑来跑去才玩得有趣。因此幼儿游戏都离不开玩具。幼儿园每年都要为孩子们添置许多玩具,刚入园的孩子都被各种各样的玩具所吸引,  相似文献   

3.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郑永 《学前教育》2011,(6):48-49
“玩具超市”是班级中的一个区角,是家长与幼儿将自己家中已经不玩的、齐全的、有七八成新的玩具收集于此,并按类摆放,供幼儿潜回家玩。幼儿可凭“借物证”到“玩具超市”中借玩具(可将玩具带回家),每一次限借一样玩具,并于下一个开放时间归还。此项活动深受众多家长与孩子的喜欢。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理念,激发幼儿参与玩具自制的兴趣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制作是幼儿眼、脑、手协调发展的最好活动之一。自1990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了自制玩具活动的研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载体,在做与玩中使幼儿学会认知、学会创新、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共同分享,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使自制玩具活动充满了创造的活力。二、张扬个性,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孩子的自制玩具活动,是幼儿个性的充分体现,不能够给予太多的束缚,否则会压抑其兴趣,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将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孩子张扬个性、举一…  相似文献   

6.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玩具对促进儿童诸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玩玩具的过程是孩子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的契机。在幼儿园里,教师除了要给幼儿投放丰富的玩具,进行适当的玩法指导,更要在幼儿玩玩具的活动中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教育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玩具的作用。如何把握玩具带来的教育契机呢?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投放适龄适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玩具的需求不同,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7.
采蘑菇     
一天下午,离园活动时,孩子们在玩玩具,有几个特别兴奋,将玩具弄得一地都是,其他孩子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谁也没有注意到地上的玩具,更没有小朋友来捡。这时我提醒幼儿将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可是说了很多次,只有个别幼儿将身边的玩具捡起一两只。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
家长对玩具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笔者对北京市六个城区的400多名幼儿的家长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家长认为对孩子有益的活动及孩子喜欢的活动这两项内容。调查发现,43.8%的家长不认为“玩玩具”是一项对孩子有益的活动:64.4%的孩子喜欢“玩玩具”。看来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好奇、好动、好探索是幼儿的最大特点,而玩具的形、色、声、光、动感等方面的特点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因此,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去摆弄、去探索。在反复操作玩具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认识物体的形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魏燕 《教育导刊》2006,(7):15-17
玩具,我国古代俗称“耍货”,顾名思义是人们玩耍的器具。简单地说,用于“玩”的器具都是玩具。从广义说,玩具不应仅仅理解为供儿童玩乐的“小玩艺”、“小儿科”,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叫玩具。玩具不仅适合儿童,还适合成年人。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幼儿时期玩耍的器具。鲁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  相似文献   

10.
<正>陈鹤琴指出:"孩子都是非常喜欢玩的,但又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具类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可见,材料与科学探索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索的兴趣,并及时提供丰富的、探索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兴趣和探索需要的材料,从而引发幼儿积极参与到与材料互动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从“泡泡游戏”的发展历程看.只有发现孩子的玩、在玩中发现孩子、支持孩子的玩、在玩中支持孩子.采用适宜的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才能与幼儿心心相印.才能在帮助幼儿玩出品质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游戏素养。一、发现孩子的玩以一颗“幼儿的心”,发现孩子在玩耍中的无穷乐趣,才能心心相印,满足幼儿共同游戏的需求。科学区里的泡泡水玩具一直深受小一班孩子的欢迎。一直独自玩耍的孩子最近开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泡泡,我意识到孩子们渴望拥有一个与同伴交往的泡泡游戏环境,于是在科学区里悄悄地放了一盆可供数个孩子共同游戏的“泡泡水”。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特别是小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还不懂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玩具,在玩玩具时经常出现抢玩具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抢玩具的现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班设置了一个玩具区,规定每周请家长让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卜幼儿园.其主要作用右:  相似文献   

13.
合适的玩具对幼儿的感知觉、语言、想像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对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形成也有积极意义。因此,如何正确选购、有效使用玩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家长是如何购买玩具和怎样指导孩子玩玩具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我园的幼儿家庭购买和使用玩具的情况作了一次深  相似文献   

14.
1.从幼儿自带玩具的情况和种类看,娱乐型玩具的比例多于智力型和体育型玩具的比例,不带玩具的比例只占8.89%,这说明一方面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些玩具,但对购买玩具的种类有些盲目,任凭孩子一时的喜好或为迎合社会的潮流而买些好看而不中玩的玩具。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什么是幼儿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玩具,这完全取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由于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的发展,他们已不像中班幼儿那样,满足于主题玩具的摆弄,而喜欢多变的、操作性强的玩具…  相似文献   

15.
宝宝打人事件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合理争取自己权益的问题,一个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孩子在争抢玩具时打架,主要是由于孩子不能协调好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不知道合理争取自我利益的方法。我会批评教育抢玩具打架的孩子:玩具应该大家玩,靠打得到玩具是不好的。并鼓励他想想两人都能玩到的办法:轮流玩、分角色同时玩、交换玩具等。我还要请全班幼儿讨论:两人同时想玩一个玩具怎么办2打人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宝宝独立性差,胆小怯懦,挨了打,除了哭就是告状。对于他第一次打入,我在确保无伤害情况下,假装没听见抢玩具者…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经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与别人玩,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幼儿的这些行为是自我中心化的外在表现。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分享活  相似文献   

17.
玩的确是孩子的天性,爱让父母愿意为孩子这一天性消费。一件好的玩具对儿童来说能起到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作用,同时应该是能让人安全放心的。但是,父母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适合怎样的玩具,而玩具又是否安全呢?给幼儿的玩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否则,反倒成了孩子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程霞 《早期教育》2000,(12):35-35
为了给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提供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开展了"快乐玩具城"活动.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家中的一件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每次带来的玩具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找同伴玩,找老师玩,也可以自己玩,活动形式很宽松自由.此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好评,他们纷纷反映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而我们教师的体会则更多.  相似文献   

19.
“玩耍是孩子的工作。”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但是成人对孩子的玩不应放任自流,因为只有科学的玩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心身健康发展。一要有伴。有关专家指出,0~3岁的婴幼儿最好的玩具其实是“人”,即要有伴玩,玩具只是他们玩的辅助物而已。如果没人陪着玩,他就不会玩得长久,特别是独生子女,让其一个人玩他很快会失去兴趣,并容易导致心理发育迟缓等。所以,一般孩子总喜欢与伙伴玩,道理即在此。因此,年轻父母不管事情怎么多怎么忙,都有必要经常带幼儿一起玩,再做一次“孩子”。对大一些的孩…  相似文献   

20.
提供丰富的新奇玩具。有些幼儿园在孩子入园那天准备了大量的积木供幼儿拼拼搭搭,这样的安排效果并不佳,一来不少幼儿在家已玩过积木,对积木没兴趣,二来积木是静态的,不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是:①有响声的玩具,如会唱歌的小熊、不倒翁、拨浪鼓。②可以运动的玩具,如易拉罐小车、跳马、飘动的小旗、小鸭运蛋。③可以操作的玩具,如“玩玩家”的锅、碗、瓢、盆等。这样的玩具对幼儿很有吸引力,能转移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