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出版流程模式的重组阮光页一一本图书从出版设计。撰写书稿到油墨飘香的书籍送到读者手中,经过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等一系列产品化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图书出版流程。传统的出版流程将全部过程归纳为三块,即编辑、出版、发行。一般中等规模的出版社即以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书籍生产全过程所占用的时间,是谓出版周期。整个周期又分成两个阶段:编辑部门从收到作者的书稿开始,经过编辑整理、加工、审定,到发稿为止,这个阶段的时间为编辑加工周期;出版业务部门从书稿的技术设计开始,经过排版、校对、制型成版、印刷、装订,到出书进栈为止,这个阶段的时间为出版印制周期。    相似文献   

3.
书稿校样经过前期交互式校对后,在付印之前还要有一次最后的整体审视,全面整合编辑、版式设计、排版录入、交互式校对各项工作结果,才能转入到印制阶段.这就是校对后期整理,是校对为保障图书质量的最后承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部图书从书稿到成书,再拿到市场上销售,绝离不开技术编辑(含印制、校对等)加工这个重要环节。技术编辑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经营效益,从而也决定着出版社的整体利益。一、技术编辑对提高图书印装质量的作用图书质量的内涵包括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及印刷等四大方面,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才称得上是优质产品。最能直观反映质量好坏的,首先是印装。新闻出版署规定,凡参加国家和国际图书评奖的图书印刷质量,必须是优质产品并应附有新闻出版署质检中心的检测认定报告。图书印装质量之重要,由此可见一…  相似文献   

5.
校对内涵的延展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书出版的诸多环节中,校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它上与编辑工作衔接,是编辑工作的延续;下和设计排版连接,使版式设计更加合理.可以说,校对质量直接关系着出版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曾说过,如果把保障图书质量比作阻击战,那么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就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编辑把守,他们以作者的原创为对象,通过审读加工,清除书稿中的差错.第二道防线由校对人员把守,通过"校异同"消灭排版错漏,保证编辑发排文本不错、不漏地转换成印刷文本;再通过"校是非"发现并协助编辑排除文本中遗留的差错.具体到编辑和校对人员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关键是要形成合力,共同确保图书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大丽 《出版参考》2015,(12):37-38
随着图书市场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出版环节中对编辑、校对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仅仅围绕书稿展开,而是从选题策划开始,就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目标市场.在工作外延不断扩大,工作内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证图书内容的品质和图书质量牵挂着众多出版人敏感的神经.笔者所要说的就是在编辑与校对工作职责的协调中,如何兼容并蓄、互补共担,共同提高图书质量的问题.首先从编辑和校对的工作职责谈起.  相似文献   

8.
李鹏总理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出版改革要着眼于优化选题,调整图书结构和提高图书质量,加快发行体制改革的步伐。以生产和传播精神产品为主要任务的新闻出版和各种文化事业,应当积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但一定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研究出版改革问题,应以此为指针。提高图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图书的问世,都离不开确定选题、作者写作、编辑审读与加工书稿、装帧设计、校对、排版、制版、校(修)版、印  相似文献   

9.
校对是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校对的职责是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错误,并发现原稿的错误、疏漏和不妥处,提交编辑解决。消灭排版错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异同”,发现原稿错误也就是“校是非”。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认识和体会。一、“校异同”是校对人员 的天职,是对校对人员 的起码要求 “校异同”就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排版错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出版的时代,数字化校对技术和产品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从图书的选题策划、稿件撰写、编辑加工到排版制作,数字化校对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采用数字校对系统对纸质图书进行校对,不仅能够提高图书的质量水平,还能实现人工成本的降低与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从数字化出版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数字化校对技术对数字化出版的冲击,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校是非     
随着近几年书稿写作的电脑化,出版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编辑职责已由发稿前必须对书稿做到齐、清、定,发展到今天的关注图书的前期策划、组稿、印制和发行,以及图书市场的热点等,事务性工作相对增加,编辑分内的对书稿中的差错及对文字的修饰与润色等工作更多地落到了校对人员的肩上,编辑工作出现了向校对环节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书稿的编辑加工和校对是图书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关键。科技期刊把编辑加工和校对合在一起,而科技出版社则多数是编辑与校对分开。但是,不管二者合一还是分开,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品质完美的精神产品。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如能掌握和熟...  相似文献   

13.
徐栩 《新闻窗》2011,(3):118-119
在图书出版机构中,书稿出版流程的编辑校对环节,目前基本上是两种分工模式。一种是编校分离;另一种是编校合一。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各有长短。从这两种模式的运行现状来看,图书出版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其中的一种模式,并无正误之分。本文以编辑初审书稿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编校分离模式下如何做好初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增加编辑含量 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推进出版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核心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品书,在图书质量上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个任务,当然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但处于图书出版中心地位的编辑人员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编辑含量,就是当前图书出版现状向编辑人员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编辑含量指的是蕴含在图书中的编辑劳动,既包括选题策划、组织作者等前期工作,也包括审读和加工书稿等后期工作,其中大量的是后期工作。一般来说,编辑含量在图书成品上是看不出来的,编辑劳动已溶化在作者的著作成果中。但图书差错增多,图书质量滑坡,编辑含量严重不足又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编辑含量严重不足”是指编辑对书稿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编辑应当履行的责任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履行,使图书出现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编辑质量上的差错,如常识性差错、逻辑性差错、文字性差错等等。 如果说编辑含量的严重不足从图书差错的增多可以反映出来的话,那么从发排的书稿上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笔者曾从事过数年校对工作,对此体会颇深。近年来,编辑花在书稿加工整理上的功夫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5.
浅谈校对三个主体对于书稿质量的合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出版校对工作流程中,书稿的校对工作存在着三个校对主体的相互作用,他们是专职校对者、著作人校对者(作者)和编辑校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三者都对书稿的最终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三个校对主体各有其特点,互补性也很强。三者既有各自的分工,又互相协作,在校对活动中既显示了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协作各展所长,形成了一种既互相协作又互相补足的合力作用,正确运用这种合力作用对书稿校样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包括出版规划、选题组稿、审稿择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刷装订和发行评估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科技期刊信息不断变化运动,形成信息流。要进行正常的编辑出版活动。保证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印刷质量,就必须对上述各个环节进行必不可步的组织与协调,也就是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信息流实施有效的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赵静 《出版参考》2009,(14):26-26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编辑出版带来了光与电的革命,编辑的日常工作如信息收集、组稿、编辑、排版、审校、出版、印刷等环节已经或即将全程电脑化,其中的编辑加工环节看似与计算机的关系相对最远,其实不然,本文即从书稿的编辑加工角度对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编辑出版带来了光与电的革命,编辑的日常工作如信息收集、组稿,编辑、排版,审校、出版、印刷等环节已经或即将全程电脑化,其中的编辑加工环节看似与计算机的关系相对最远,其实不然,本文即从书稿的编辑加工角度对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校对书稿过程中,多采用交叉校对(即不同的校次由不同的人来担任)。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力度的加大,在一些中小出版社人员编制上很难保证3~4名专业校对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校对工作如何坚持交叉校对,使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的环节上起到“卫生员”和“清洁工”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对人才  相似文献   

20.
卢旭 《中国出版》2012,(6):42-44
针对当前关于责任编辑负责制的认识,基于出版流程,从出版业的行业特点、实行科学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明确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各个环节分工,责任清晰,形成高效的生产组织体系,确保出版物产品质量,责任编辑对所编辑加工的书稿负有全面协调的责任等。只有进一步认识责任编辑的责任,才能解决图书出版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