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青岛大旅游圈联动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旅游业走向区域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市场化和国际化,通过大旅游产业体系的整合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重视市场细分,通过大旅游圈地域体系的完善拓展发展空间;强化联合意识,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不同的市场群体。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合区域旅游发展要素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正处在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呆取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依靠产业聚集发展、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具体战略,促进区域旅游政策、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一体化.最终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完全无障碍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要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必须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南北少林,天下闻名。但在旅游开发这一方面,南少林难以望北少林之背,差距相当大。为了缩小差距,根据南少林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现在的旅游发展趋势,南少林旅游开发的发展之路应是区域合作,并有一系列的概念性旅游策划。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浙赣皖旅游金三角区域以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整合分散的优势资源,共享旅游信息,打造旅游强区,一直是千岛湖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区域合作成为浙赣皖旅游发展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深入剖析浙赣皖旅游区域现状、合作的现实基础、合作机制建设等问题,从产业要素、市场、产品等多个角度对千岛湖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德明 《课外阅读》2011,(10):29-29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湖南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湖南旅游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湖南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升湖南影响力的有力保障。准确掌握湖南旅游信息化现状,分析研究制约湖南旅游信息化建设因素,为加快湖南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视角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在旅游产业大众化、国际化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阐述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提出了提升市场反应效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人力开发能力、提升要素整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淮北市是旅游经济的后发区域,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机遇优势、经验借鉴优势等。要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政府主导,科学定位、深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线路产品、加快旅游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重视旅游从业队伍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从分散、封闭、无序的发展走向区域合作的模式,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要求,又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武汉和咸宁两市的旅游一体化呈现出蓬勃之势,但仍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统筹规划、缺乏跨部门的有效协调,在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和线路整合、共同市场开发、旅游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行动。武汉和咸宁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主体及其行为分工,不断推进旅游政策和制度的一体化、旅游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旅游产业链条的一体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旅游信息的一体化、旅游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炎帝故里,也是炎帝开创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市场文化、工业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历史资料考证和田野考察,揭示湖南炎帝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实行内涵物化、外延整合、丰富产品和深度营销的策略,对开发湖南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湖南旅游经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旅游市场也开始有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在激烈竞争的旅游景区的市场上,旅游景区要想取胜,关键是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本文以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并分析了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迅猛浪潮,世界各国之间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是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国际旅游者来说是最核心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良好塑造与有效传播,有助于国际旅游者更好地认知旅游目的地,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营销推广。我国要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的目标,就要开拓思路,大力推进我国各级旅游品牌形象的国际宣传推广工作。因此,应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各地普世性的价值观文化内核来塑造品牌形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利用内隐化学习、娱乐化传播和整合营销传播达到全球营销的目的,而大连滨海旅游品牌的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品牌核心价值在根本上决定了品牌体系的独特性、识别性、不可复制性和吸引力。黔江旅游品牌开发首先要从品牌核心价值开始,确定具有前瞻性的价值主张后,才能着手构建品牌体系框架。黔江区旅游品牌开发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即以核心价值为品牌原点来打造品牌体系,实现从内到外、上下一致的开发过程。以此开发过程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旅游文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创新包括旅游主体文化创新、旅游客体文化创新和旅游介体文化创新。旅游主体文化创新的实质是人的创新,旅游客体文化创新的核心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旅游介体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建立现代旅游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湖州老字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诚信立业、历史悠久、技艺独特,从层次上划分又可分为企业精神、企业品牌和产品特色三个层面。湖州老字号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包括观赏性功能的博物馆展示模式、体验性功能的参与游览模式和集约化开发的特色商业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做大做强扬州市旅游业,必须进一步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县域旅游业快速发展,实施扬州旅游"一县一品"战略。本文指出扬州市县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发展扬州县域旅游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老字号企业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振兴与发展老字号企业的一种新途径。通过建立老字号企业竞争态势模型,将湖州老字号企业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类型老字号企业的内部成长力态势和坏境支持力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老字号企业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旅游行业就业中存在"大空缺、低进入、高流失"现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提出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业发展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吉祥三宝"。最后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创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构建要素及各要素的创新实践,指出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旅游人才是目标;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是核心;建立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和双师双栖、校企互通的教学团队是基础;建设创新型组织机构,实现第三方评价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需求与规划理念、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的变化,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成为现阶段旅游规划的重要类型.旅游规划修编应在旅游系统动态平衡、旅游地再开发、旅游规划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三个基础分析、一个重新定位、三个调整、三个优化的技术路线,把旅游发展定位作为核心,重点考虑空间布局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品牌形象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