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是一项惠及社会的大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和旗帜性问题,影响深远。根据对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的分析,结果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Web2.0时代更应大力挖掘网络潜能,全面利用网络课堂、互动交际软件等工具,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等主导性作用,实现信仰教育的全方位化,进而确立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有效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新媒体拓宽政治素养培育渠道、丰富政治素养培育内容的同时,也冲击政治素养培育传统模式、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养成。对此,提出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念使用新媒体、提高教师新媒体素养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新模式、完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评估体系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人才培育的质量,为高校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实践"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视角。文章从精神教育、课堂教学、专题培训、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实践体验等方面论述了"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Web2.0环境下的社交类应用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之一,而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网络使用普及率和网络活跃水平的群体.通过对常州工学院的学生进行调研,描述网络社群中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现状,探究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的特征,为应对这一现象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的方法对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意识、方法、策略、能力和效果不容乐观。针对Web2.0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现状,提出了改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习惯,普及Web2.0知识,强化Web2.0在非正式学习的应用,提升自我监控、协作交流及知识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优化学习文化、氛围、资源等外部条件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如今互联网已从web1.0发展到web2.0,网络素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网络素养不仅涵盖网络技能素养,还包括网络法律和道德素养。网络素养提升的实质就是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网络素养,要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建设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改进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新一代网络应用和服务——Web2.0技术特征,分析了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本身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利用Web2.0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教育理念,并以QQ和博客的应用为个例,提出了Web2.0时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自Web1.0时代建立以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进入Web2.0时代,它面临网络技术进步和大学生个性化、自主性进一步增强的挑战,出现受关注度不够、点击率过低的问题。为此,需要在社交网络上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培育体制内的主流意见领袖,使用网上流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设置讨论话题,抢滩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于Web 2.0平台兴起的一种开放式互联网应用,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同时,已成为信息时代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突破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界限的微博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对待和应用微博改进信息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紧迫课题。从剖析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探讨如何利用微博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非正式学习受到普遍重视,Web2.0技术以其免费性、开放性、去中心化、聚合性、交互性等特点深入人心,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文章结合大学生学习实际,借助Web2.0环境下的工具,构建了非正式学习环境的模型,以促进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提高个人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人类生活的理性基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是一个迫切的时代课题。主体间性超越了传统哲学实践观"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本文基于主体间性之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探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方法、文化建构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培育其法治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现实需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通过优化法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能力,强化法治实践教育,厚植校园法治文化、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多维路径,共同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要做好新时代90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工作,面临各种新问题、新形势和新挑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提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因此,只有校企联动,加强教育与引导,加强双方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熏陶和教育,采用多渠道、多角度、多方法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使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系统化、具体化,才能取得校企双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公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价值观念与精神风尚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其马克思主义素养中加强"公共精神"的培育尤显重要。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素养与公共精神的关系及对当代大学生培育的必要性上进行分析,并在路径选择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学习技能:新媒体素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为特征的Web2.0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要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必然要求用户具有新的媒体素养.通过Web1.0与Web2.0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参与"是Web2.0媒体的本质体现和要求,在这种媒体环境中,要着力建设参与性文化,培养以参与素养为核心的新媒体素养.  相似文献   

16.
以"知法""懂法""依法维权"为核心内容的法治思维作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对大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都至关重要.文章以新时代法治思想为根本,立足于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时代课题,分析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中的重、难、急,探讨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价值内涵,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路径:基于...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创新型人才培育是知识经济时代衡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创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凸显了以创新素养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走向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注重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高校需要从普遍展开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创新课程体系建设、重视教师创新素养的培育以及注重相应的配套机制建设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中西劳动文化思想资源的学理渊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高职部分大学生劳动素养有待提升的现实依据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依据劳动素养内涵,以培育劳动价值观为前提、以培育劳动能力为关键、以培育劳动习惯和品质为支撑、以培育劳动精神为核心等,通过回归本位、示教并举、怡养涵育、科学量化等多种有效路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良好的外部信息环境的重要渠道。对此,本文首先对信息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系统剖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信息化背景下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进行了路径探索,以期能够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赋予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绿色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