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绘线条图像是指以现有的纸笔,通过手绘线条呈现的图像及其表达方法。 “手绘线条图像”这一概念在以往的教材、教参中从没有出现过,甚至在其他辅助书籍、专业书籍中  相似文献   

2.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编入中学美术教材,"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琼 《考试周刊》2010,(36):60-61
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最通俗的绘画表达方式,在中西方绘画中,它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要对初中生讲述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让他们能够形象的理解且熟练地运用,教师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本文作者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这节课的教学实例,阐明线条在美术中是最浅显最易掌握的"白话文"  相似文献   

4.
手绘线条图像是指以现有的纸笔,通过手绘线条呈现的图像及其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编入中学美术教材,“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令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美术》教材第十三册。造型与表现”部分的内容。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手绘线条图像”是指直接通过手绘(像用钢笔写字一样地用笔来画图形)的方式描绘物像,被称为除了语言、文字之外,人类的“第三语言”。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中学任教美术,教师扎实的手绘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实例的分析和反思,如何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手绘并提高教学效果这是门学问?教师可创造性地进行手绘教学,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选择性地进行手绘修改作业,灵活性地进行手绘与范画相结合,让课堂结构更紧密,多样性地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手绘能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绘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手绘线条的三维模型雕刻方法主要是为了生成较为复杂模型表面的几何纹理,其中手绘线条的生成则主要是通过用户交互方式得到,其内部原理操作与一般雕刻方式相比较为简单,且效果良好.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手绘线条的三维模型雕刻原理和相关的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9.
“手绘图像”系列课程作为中学美术的基础造型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表达、分析、创新及全面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因此,“手绘图像”独特的知识结构及其传授对学生的素质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华 《文教资料》2012,(15):62-63
本文通过分析设计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在艺术教育当中应培养学生的手绘技巧能力和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专业型人才,提出线条的基础运用在手绘设计中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并对此观点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史庆武 《吉林教育》2006,(12):51-51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实验教材在编写上突出了课程内存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的适应,课程内容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使学生在学习时完全消除了自卑心理,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使美术课堂因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而变得格外美丽。下面,就以“手绘线条图像”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陈钧 《广东教育》2006,(9):49-49
手绘图像,是小学生在画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为研究小学生手绘图像表达能力的评价,我选择了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的美术实验教材第5册“造型、表现”单元中的《肚子里的故事》《巨人、小矮人历险记》两课。我设计了一个评价卡作为评价媒介,指导学生从几方面进行评价:1.大胆地运用线条表现,线条自然流畅;2.表现的故事生动、想象力丰富、与主题相符;3.人物动作生动有趣,表情丰富,背景细节充实;4.大胆运用色彩,色彩鲜艳、协调。并设了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价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周少云 《林区教学》2016,(4):103-104
通过对与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有关的透视学、素描/设计素描、钢笔速写、色彩/设计色彩学等知识的阐述,探讨得出成功的室内手绘马克笔效果图应具备的要素是:精确的透视、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宏 《成才之路》2012,(17):57-57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画家笔下的线条往往包含着艺术家的丰富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对比分析、尝试运用来认识中国画线条的作用和表现,充分地感受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一、情景再现 一节七年级美术公开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结束后,听课的老师开始评课了。 甲老师:这节课准备很充分,我觉得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不错,能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教学效果挺好的! 乙老师:今天主要是来学习的,青年教师应该多向老教师学习,我也觉得这节课上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好看的线条     
一、教材分析《好看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第三课。本课是一节想象创造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并且表现它,从而使他们较容易地运用线条去进行画面的创作活动,体验线条造型的乐趣。二、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  相似文献   

17.
手绘图像,是小学生在画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为研究小学生手绘图像表达能力的评价,我选择了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的美术实验教材第5册“造型、表现”单元中的《肚子里的故事》《巨人、小矮人历险记》两课。我设计了一个评价卡作为评价媒介,指导学生从几方面进行评价:1.大胆地运用线条表现,线条自然流畅;2.表现的故事生动、想象力丰富、与主题相符;3.人物动作生动有趣,表情丰富,背景细节充实;4.大胆运用色彩,色彩鲜艳、协调。并设了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价三个环节。一、评价卡实施四部曲我用《肚子里的故事》《巨人、小矮人历险记》两课进行前后对比,第一节课不使用评价卡,第二节课在布置作业前就让学生了解评价的要求,看学生在使用评价卡前后手绘图像表达能力会有怎么样的变化。1.现状分析。在上《肚子里的故事》一课时,我让学生像平常那样完成作业、展示和评价,观察学生是怎样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的。作品中表现出画面不完整、线条不流畅、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学生这样评价:“我觉得XX同学的作品很漂亮,他画得很鲜艳。”“我觉得他的人物画得太小了。”“我觉得他的画面太空白了。”只有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作出了回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评价的效...  相似文献   

18.
哲理·思辩     
《家教世界》2012,(7):42-43
地图哥10分钟手绘重庆地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为地图痴狂。22岁的地图哥李璜拿起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闭上眼睛深思了半分钟,然后提起笔,线条在笔尖下流利地延伸。还不到10分钟,一幅标着密密麻麻的地名、线条像蛛网一样的手绘地图大功告成。李璜换了一支红笔,在地图上横七竖八划了几条  相似文献   

19.
1.导入激趣。导入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我在讲授《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一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这样的:我有一位朋友到英国的小饭店去吃饭,他想要一碗面条,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用手比划,可是他怎么比划  相似文献   

20.
手绘制作在动漫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以及动画运动姿态等通过设计师的手绘技法表现,给人传达全新的视觉感受,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线条曲线,运动姿势、场景分镜的具体展现可以向人们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思想、理念,体会画面的空间效果,手绘艺术的形成已成为连接设计师与动画故事语言最直接的一座桥梁,是设计的灵魂,更是创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