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谁之错?     
有一次,我去听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孩子们举手非常地踊跃,老师叫起来一个学生,只见他非常自豪地站起来。读完后,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听出他读错的地方?"有很多学生举手,有的说:"他没有用普通话。"有的说:"他的感情不够。"有的说:"他有一个字读错了。"还有一个学生说"他的声音小。"……学生的手依然举着,他们还想指出那个朗读的同学更多的问题,我看着那个朗读的同学,只见他低  相似文献   

2.
"魔术"止哭     
已是小班开学的第二周,以王琛为首的几名幼儿来园时仍大哭不止.为了让他们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我找来了几张白纸对他们说:"你们谁不哭,我就变魔术给谁看."一个孩子听说变"魔术",马上不哭了,好奇地看着我.我学着魔术师的样,神秘地抖了几下纸,然后将纸按在墙上,嘴里不断说着"变",手里很快地叠出了飞机.我又拿出第二张纸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让老师给你们变什么?"有的孩子说小猫、有的孩子说小鸟、有的孩子说小狗,还有的说军舰等等,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1)班的孩子入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从今天开始有课堂书面作业了.他们把字写完,我对他们说:"请把本子从后面一本一本传上来."我的话音刚落,有的孩子立即站起来,有的孩子嘴里在不停地说着"把本子传上来",也有的则说"要把本子打开"……教室乱成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型校长是在长期的潜心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以前,经常有人讨论起校长"姓什么"的问题。有的说校长姓"官",有的说校长姓"钱",有的说校长姓"事",甚至有的说校长姓"杂",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其实,讨论校长"姓什么"的问题,无非是说校长工作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哪里的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长的中心工作一定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校长,还要筹集资金,以求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还要处理各项事务,以求把事情做得更好。由此可见,校长就是一名教育实践者,"姓什么"的问题着实无须讨论。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这是我们的天然的名片。比如有的人拥有自信这张名片,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的人拥有坚韧这张名片,遇到困难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而我的名片却是最为独特的,那就是:马虎。这张名片让我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同学们见到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说:"看,小马虎来了。"就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此前研究制定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已经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至今尚未发布正式文本。其实,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4年又提出了减负措施"五坚持、五不准"。如今旧话重提,引起网上热议:有的学生说是"走走形式,作业减不了",有的家长说"心情复杂,不放心",有的教师认为是"一纸空谈",有的校长担心"降低考试成绩砸招牌",有的研究者说"需  相似文献   

7.
眼睛也骗人     
<正>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肖老师却说"眼睛也会骗人"。同学们听了,议论纷纷,有的说:"眼睛怎么会骗人?难道有魔法不成?"有的说:"眼睛是会骗人,我就被骗过。"还有的说:"不可能,眼睛会骗人,有证据吗?"……  相似文献   

8.
刘红霞 《中国教师》2012,(20):74-75
<正>试卷不翼而飞一天下午,我怀揣喜悦,来到教室向同学们分发语文测试试卷。试卷一张张发下去,有的孩子眉开眼笑,有的叽叽喳喳,有的不动声色。因为他们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所以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试卷发完后,我环视全班学生,发现只有几个孩子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满意,我润了润嗓子,正准备讲话,谭英急匆匆地来到了讲台,她小脸憋得通红,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还没开口,就小声地哭了起来。我摸摸她的头,亲切地对她说:"孩子,有事慢慢说,别着急。"她用手指着试卷对我说:"老师,这试卷不是我的,我的试卷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10.
徐静 《基础教育论坛》2013,(Z1):124-126
<正>下课后刚回到办公室,就听六班的张老师哭笑不得地说:"昨天布置的作文小阳一个字也没写,问他原因,他说‘不会写",同桌小丽也说‘小阳从来不写作文,他根本不会’。听完小丽的话,小阳竟毫不在意地说:‘他们都说我不会写,时间长了,我也认为自己不会写,就写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吕金鹤 《班主任》2001,(9):47-47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许多老师也确实做到了"爱生如子",甚至是"爱生胜子".但有的教师简单地把"严"当"爱",而"严"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喋喋不休地训斥,甚至施以不同程度的"刑罚",逼学生"就范".  相似文献   

12.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崇尚民主,有的秉持严格,有的提倡宽松。但是,每次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无意间说出一些"气话"。这些"气话",深深地扎根在家长心中,是他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一个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自身素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咄咄逼人。"气话"之一:"你给我……""你给我好好听着!""你给我把作业写了。""你给我把地板擦干净。"……  相似文献   

13.
智慧教师     
在一次"智慧论坛"上,当谈及"什么样的教师是智慧教师"这个话题时,教师的回答不尽一致:有的说"要有幽默的语言表达",有的说"要有爱心",有的说"要有梦想",有的说"要宽容"……  相似文献   

14.
一份薄礼     
上课了,于老师亲切地对我们说:"上周我去福建出差,给同学们带回来一份薄礼。"老师还郑重其事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份薄礼"这四个字,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老师接着说:"大家猜猜会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有的说是棒棒糖,有的说是贺卡,还有的说是一块薄饼……我想:说不定老师给我们带来几颗福  相似文献   

15.
过招     
"安静!"我忍无可忍地大叫一声。大家愣了一会儿,又当没事一样继续聊了起来,根本不把我这个中队长放在眼里。说到我们班的午休,那可真是比菜市场还要乱:有的同学在交头接耳,有的同学在练习"投篮",有的同  相似文献   

16.
宣志山 《考试周刊》2015,(14):120-121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17.
预期之痛     
几天前,因为活组织切片检查结果显示为"重度非典型",我得去做一个胎痣切除手术。由于两颗痣都长在背上,所以我俯卧着让医生助理用利多卡因为我进行局部麻醉。他不停地问我:"你还好吗?"我也不停地回答说:"我很好!"因为确实不是很疼,所以当他说"哇,你真勇敢!"时,我着实吃了一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堂本周最激烈的辩论课,由欧阳建同学当主持,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了六名小辩手,辩题是"开卷有益",接着便是激烈的辩论开始了。先是正方说,王君妍最积极,说了一大串开卷有益的词儿,我也是津津有味地念着我的"台词"。下面的同学也迫不及待加入辩论战。自由辩论的时候,陈敦其说:"有的同学会看无益的书。"我马上反驳说:"可是大多数同学还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了,对于我这个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咬文嚼字"似乎成了我的"职业病",而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看到有的老师在文字的使用及读写中有不太注意的地方,往往还是一些常见字而非冷僻字.我想:为人师者,尚不能示之以正确,学生如何正确用之?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知道应该怎么读,不过习惯了这种不准确的读法.那我这只能算提个醒儿:不要让我们的不经意,而使孩子们错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作文课上问学生:"你们有没有从事电视连续剧编剧的能力?"学生好奇地望着我.我说:"剧情开头是这样的:有一家大型企业快破产了,来了一个有志改革的厂长……"学生一听就乐了."下面呢?你们接着编!"教室热闹起来,你一句我一句"接龙"式地往下说,有的还争起来,有人节外生枝,要求"插叙一集",半节课不到,一部相当于央视播出水平的国产电视连续剧出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