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的统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考生招生录取通过初试和复试过程完成,而如何保证录取工作的科学、公正、有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根据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采用权重估测法、面试成绩分组误差消除法及加权加法合成法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构建录取成绩的合理化量化方法,为公正录取硕士生提供实用方法,并通过电气工程学院录取实例,分析了初复试考察考生能力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2.
选拔优秀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前提。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在选拔优秀生源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容置疑的。本文从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出发,构建研究生生源素质层级,针对甄选优秀生源提出改进研究生复试面试技术,以行为考察作为面试核心,以期提升复试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努力开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马洁,夏桂华,臧传德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制定招生计划、招生宣传、组织生源、命题、评卷、复试及录取等一系列的工作。目的在于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应处理的三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兰 《江苏高教》2003,(5):128-129
招生———宁缺勿滥还是照单全收 ?招生是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第一步 ,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生命线。生源质量如何 ,将会对我们最终的培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现在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复试走过场 ,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单考生、特招生、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因此要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首先要在招生工作中 ,依法严格各类硕士研究生录取审核工作 ,要依法公开、公平对各类硕士研究生进行录取 ,坚决杜绝种种腐败现象 ,要优中…  相似文献   

5.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是是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是由各个院校自主完成,长期以来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以管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研究生复试工作存在复试程序、生源质量和公正评判的管理风险,并提出通过信息公开、考题创新和加强监督的防范方法,以避免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陆静 《文教资料》2011,(6):204-205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全面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质的重要手段。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结构化面试,建立较为客观、全面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面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复试录取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二志愿生源调剂复试工作存在的盲目性、多重性、初试业务课成绩缺乏可比性和生源信息录入的重复性等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录取研究生的工作中,如何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研究生是一个重要问题。几年来录取工作贯彻既要看业务水平,又要看政治表现;既要考察政治、业务情况,也要注意身体健康;既要以考试成绩(包含复试成绩)为主,也要参考平时成绩和表现的原则,从而保证了研究生的入学质量。然而,在贯彻上述原则时,如何具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何使录取标准规格化?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以考试成绩为主,兼顾平时成绩,在两者结合上  相似文献   

9.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要进一步扩大从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中招收研究生的比例”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所的科研实际情况及1987年的招生考试情况,实行了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先在本所专业对口的研究室工作1~3年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办法。它既不占用当年招生指标,又可储备在职人员录取为研究生的生源。一、基本做法我所确定,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态度明确,立场坚定,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符合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初试成绩,并经过复试基本具备录取条件;在校成绩优良,具有硕士生学习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系统分析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现状与特点,认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既要服务于国家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又要提高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将研究生培养对于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归纳为几个方面:一定的研究生规模和良好的结构比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SCI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影响因子和引用率);发明专利数量与转化率;国际化程度与水平。分析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和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师资队伍;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改善研究生的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培养环节;鼓励创新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水平;加强和改善研究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美研究生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数量也不断攀升,但对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潜在危机并未引起高校的充分注意。笔者通过访问美国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深深地感到中国的研究生教学在必要的教学资源、研究的教学过程、求实的教学精神、人文的教学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缺失,影响着教学质量,亟需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6所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采取积极构建研究生网络德育体系,研究开发研究生德育管理信息系统,壮大专兼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网络活跃群体的重点引导等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博士生导师队伍是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博士生导师的现状,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主要从师生比、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生导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5—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从毕业去向、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近五年硕士研究生就业落实较好,年均初次就业率为97.3%;多数毕业生愿意留在广西就业,且广西生源更偏向本地就业,但近五年在广西就业人数占比逐年下降;教育行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  相似文献   

16.
In spite of the widening racial achievement gap among U.S. college students (U.S. Census Bureau, 2011), some universities are achieving success in supporting the graduation and postcollege goals of Black undergraduates (Apprey, Bassett, Preston-Grimes, Lewis, & Wood 2014/this issue; Baker, 2006; Hrabowski, 2003; Hrabowski & Maton, 2009). Although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efforts to improve students’ college academic success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ton & Hrabowski, 2004),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role of undergraduate support programs across the academic disciplines to bridge success for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graduation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matriculation. This is a key link in the pipeline to career and lifelong achievement for Black students. The following case study describes an inclusive cluster-mentoring model for Black undergraduates at a Research I university that includes four elements—(a) student peer-advising, (b) faculty–student academic mentoring and advising, (c) culturally sensitive initiatives, and (d) organized parental support—to create high impact with measurable results. This university-based model can serve as a guide to improve and expand services that support the academic and leadership success of Black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other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addressed two research questions: (a) the extent to which students who were exposed to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are able to implement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in a delayed, stressful situation, in our case—being examined on the matriculation exam; and (b) whether students preparing themselves for the matriculation exam in mathematics, attain a higher level of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knowledge about cognition and regulation of cognition) as a result of being exposed to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Participants were 61 Israeli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studied mathematics for four-point credit on the matriculation exam (middle level). About half of the students (N = 31) were assigned to meta-cognitive instruction, called IMPROVE, and the others (N = 30) studied with no explicit meta-cognitive guidance (control group). Analyses includ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he later was based on students’ interviews, conducted about a couple of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 immediately after students completed the matriculation exam in mathematic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MPROVE students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o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regulation of cognition, but not on knowledge about cognition. Furthermore, during the matriculation exam, IMPROVE students executed different kinds of cognitive regulation processes than the control studen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而研究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对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当代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美国、法国与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很多办学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秉承培养科研人才的办学宗旨使得这些国家的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这个宗旨,部分学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科研事业,并且学位论文的质量也非常令人堪忧.研究生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学位变成敲门砖;教育中存在马太效应;教育过程严进宽出;教育模式一成不变;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科研精神不断弱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不断完善研究生的教育制度,在净化科研队伍的过程中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使得传统的科研精神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众多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开始由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向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转变,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作为医学院校研究生管理模式改革的新举措,尚未形成一套稳定的管理体系。文章通过运用SWTO管理理论来分析医学院校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现状,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出发,提出从加强学科建设、专业课程改革、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生自我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等管理举措,为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