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们哪怕是都发现了书业局部存在的道德失衡,也不能指望它能被尽数解决。人类在道德面前似乎永运会存在悖论,道德的问题看起来可以靠道德自身来解决,其实往往靠非道德的力量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1,(51):1-1
个体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选择,同样决定着我们社会的道德风貌。许多时候,正因为某些机制还不够合理,源自个体的道德努力才显得格外珍贵。唯有借助这种想象的力量,我们才能及时填补制度的价值真空,并积聚起改善制度的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 新闻道德滑坡主要表现为新闻媒介的权力寻租和资本的媒介寻租的问题。新闻传播的终极道德旨归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新闻授权的社会契约性与用权的社会责任是新闻道德制度环境形成的大背景。转型期中国新闻道德困局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环境的断裂和滞后。解决新闻道德问题, 劝导和教育是必要的, 但在当前更要注重营造良好的道德制度环境, 主要是新闻法制化建设, 特别是新闻传播的专门法的建设, 新闻传播体制的实质性创新以及规范新闻道德的社会监督制度的有效完善和施行。  相似文献   

4.
制度伦理研究旨在考察制度本身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新闻制度伦理研究,旨在用道德哲学的方法来审视新闻制度的道德与否,或从人权伦理学视角去评析何种新闻制度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的新闻诸权,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新闻业成为真正道德的行业。新闻制度的道德水平决定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道德表现。道德的新闻业也需道德的从业者去实践,制度之善和职业美德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5.
当前,需求诱致性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显著力量,因此,需要让供给强制性制度创新与需求诱致性制度创新相互借力、有机配合,从非正式制度创新和正式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推动中国出版业制度创新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口国语与新文学运动究竟是否成功,在胡、吴当时似不可争,迄至今日似不必争。然而,一路衍绎下来的世局,其基本动力到底是源于文学的力量,还是道德的力量,抑或是文学与道德的"互动",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制度安排下的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已的问题,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作为制度安排下的公共图书馆有必要也有能力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对制度安排下的公共图书馆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并介绍了公平制度下图书馆知识援助的管理理念以及实施知识援助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式制度为招标提供法律、规范依据,但在实际具体招标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误解、具体操作等问题,这与人员素质、制度设计的复杂性、体制不合理、机制、制度不完善、只注意某些方面的价值取向有关。认为制度创新应完善制度设计、充分认识招标的复杂性、规范招标机构设置以及做到制度、道德、监督相统一。图书馆不能把眼光仅限于招标上,更应注意对招标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设计。  相似文献   

9.
沈光亮 《图书馆》2015,(2):17-22
伦理激励通过外在诱因和内在动力的共同作用,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一般通过价值激励、需求激励和制度激励三个基本途径,以行为认可、政策支持和专业帮助等形式予以实施。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激励方式,完善道德激励机制,扩展道德激励范围,加大专业支持力度,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行为的伦理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淑斌 《大观周刊》2013,(11):29-29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诉法修改以后作为未成年人特殊程序正式确立的一项崭新的静】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适用过程中面临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附条件不起诿械葭,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政府制度供给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欣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39-42
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是政府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提供的正式制度安排,其属于社会制度安排意义上的制度供给。源于公民文化权利的需要与公共图书馆的特性,政府理应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制度供给主体,其对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供给缺位的现象,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履行制度供给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秘书监在古代文献集藏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光 《图书馆杂志》2003,22(4):67-70
秘书监作为我国古代官府藏书的专门管理机构,被一千多年问的历代朝廷所沿用,在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影响贯通古今,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电子公文利用问题是一个尚未受到重视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本研究尝试在高校电子公文利用服务中引入专题数据库建设能力,实现信息资源机构之间的专业能力整合,探索一种解决电子公文利用问题的新思路、新模式。[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高校电子公文利用模式展开调查,分析由高校档案馆主导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和校长(学校)办公室主导的高校信息公开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用户需求和期望的忽视,提出引入专题数据库建设方法,从建设主体与协作机制、信息采集与著录规范、权限管理与资源共享、对外服务与用户研究等方面详述电子公文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给用户提供一个全新、便捷的电子公文利用模式。[结果/结论] 专题数据库在高校电子公文服务中的运用,既为电子文件管理和实践提供了不同的解决之道,也为图书馆、档案馆等信息资源机构的专业能力整合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4.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toward the collection, use, and care of color photographs have evolved enormously since the official arrival of commercially viable colo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collection, exhibition, and preservation practices for works of art in color photograph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s represented by one institutio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相似文献   

15.
“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荣贤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139-145
认为“尚书有青丝编目录”中的“尚书”不是指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而是指掌管章奏诏书的官署机构。尚书的“青丝编目录”是汉代诏令目录,证以出土简帛可知,该目录只有“目”而没有“录”,和英文contents相当,而与刘向典校中秘撰写的“叙录”迥别。辨明“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的确切含义,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目录的最初体制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刘云  高凡  李颖  朱维凤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0):135-141
[目的/意义] 了解北美高校"共同阅读计划"的实施情况、类型和特点,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调查北美高校官方网站,收集、整理并分析其中与"共同阅读计划"相关的信息,归纳出5个显著特点:对标母体机构战略并由专门机构负责;借助"讨论环节"实现"师生共读";超越单纯的"阅读活动"而追求多向融合;以"共读"拓宽学生多元素养的基底;通过多维度评估促进"共读"优化。[结果/结论]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根植于母体机构的目标与定位;重视教师参与并为其提供必要支撑;借助"阅读"实现多实践的融合交叉;依托"阅读"拓展大学生多元素养;丰富评估维度并体现对学校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杨光 《档案学研究》2021,35(6):143-148
诏敕文书专藏之室是我国古代官方和民间档案保管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E考据”的方法,在搜剔爬梳古今文献的基础上,以敕体的源流演变为主线,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考证了以“敕书”名室者在古代的存续脉络。敕书之室滥觞于唐代,是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的个别现象。至北宋时,宋初的建法立制改革推动了编敕制度的兴起,敕书库和敕书楼相继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地方官署档案保管场所,为地方性的专门编敕服务。南宋时,官府内部的机构改革使得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所取代,敕书楼由官方转向民间。至明清时,敕体不再是法规形式,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由于明代饥岁灾荒频繁而实行劝分政策和旌表制度,导致因赐敕旌义而特建楼、阁专藏的现象尤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道德问题作为治国方略,提到"以德治国"的高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师德建设的必要性、问 题、原因和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为高校师德建设能跃上新的台阶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信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良凯 《图书馆论坛》2005,25(1):180-181
结合高校生在利用图书馆时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违规行为,提出了当前高校信息教育工作应重点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着重指出了在做好大学生课堂教育工作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情报学性:情报学之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学的理论尊严往往遭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诘难,究其根本,在于情报学发展的学科异化的境遇。这种学科异化,尤其表现在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的摇摆不定与非独立性的学科品性。通过对情报学理论基础的发生学分析,然后依据情报学理论存在逻辑,就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终极评价意义的衡量标准——情报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