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高校德育中倡导团队精神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顺应新世纪的发展发展要求,针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内容必须拓展,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团队精神”提出的背景,“团队精神”的含义,“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不相违背,在高校德育中倡导“团队精神”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使德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内容创新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下的德育内容都是紧随时代需要和未来发展而设置的,因而德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德育工作者也就被赋予了创新德育内容的使命。德育的全球化趋势和民族化特色、团队精神、生态德育观以及隐性德育课程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校生活德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玉珍 《教育探索》2008,(11):114-115
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是德育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脱离。基于高校德育的现状,主要应从德育“内容实起来”、德育“形式新起来”、德育“过程活起来”、德育“手段多起来”和德育“周边环境净化起来”等方面构建高校新型德育观,使德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尤其国内“四个多样化”的变化,已影响高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环境的变化,这对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了挑战。深化高校德育改革,系统地研究高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高校主体性德育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放在重要位置,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高校德育。在新的形势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继承与发展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邵艳 《文教资料》2011,(1):148-149
现代大学生需要生命关怀。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包括: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要实现高校德育生命关怀,我们必须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构建生命关怀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结构存在不完整、不均衡、务虚性强的特点。组织行为分析理论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可以为高校德育的内容结构添入一些创新元素。建议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组织行为分析理论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推进高校德育内容的结构性创新。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带来了诸多桃战,实现德育理念的视角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德育的目标转换--从“天上”回到“人间”。这并非放弃“天上”的德育理想,而是要在完成低层次德育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向高层次的目标前进。要优化教育内容的序列,注意德育目标的渐进性,使德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进学生。二、高校德育方法的转换--从“灌输”走向“对话”。传统的德育往往将学生作为“美德之袋”进行德育的注入,这种方法依靠权力和权威,居高临下,不允许学生选择和怀疑,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平等与对…  相似文献   

9.
哲学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学说,与德育具有适切性。运用哲学解释学的成果反观当前高校德育现实,高校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生活”的缺席、“对话”的缺席及“人”的缺席。高校德育要破解困境,其走向应体现为在尊重前见中倡导关注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在重视语言中倡导回归对话的德育方法、在视域融合中倡导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刘明新 《教育与职业》2007,(35):131-132
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但目前高校德育仍然沿袭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这已经不能够适应德育现代化的需要。面对高校德育的困境,我们应该深化德育理论研究,树立高校德育新理念,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创新的时代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时代之课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科学地把握“人”;高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育人”宗旨,优化德育环境资源,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创新的时代回应——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建设应把握的原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校德育地位首要观,高校德育内容体系观,高校德育目标层次观,高校德育方法综合观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高校树立“大德育”理论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疏忽:即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根本内容,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中指出普通高校的德育内容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是指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道德思想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精神、情感和礼仪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德育有关的内容由内到外归纳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大学生品德修养要以传统美德为红线,体现高校德育的民族性;以品德教育为主体,体现高校德育的时代性;以师德修养为前提,体现高校德育的典范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指导,理解、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明确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功能;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道德方法,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德育思维强调有机论和整体论,倡导“隐喻”和“对话”等多元方式,主张平等互动和开放性,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课程的设置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创建高校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校德育途径及其基本要素,考察了我国高校德育网络现状,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落到实处,取德实效”,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处于有机联系之中,“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内容一致、方法科学的德育,发挥德育网络系统的系统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高校德育要以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为切入点,而改革“两课”教学、拓展德育载体、强化政工队伍、优化德育环境、加强社团管理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昭示我们反思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把生命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生命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德育内容、方式和机制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一个生命化的“大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20.
时代精神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在一定层面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掌握时代精神的核心和内在要求,反思高校德育,这有益于我国高校德育现存状况的改进,有助于高校德育的未来走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要使高校德育富有吸引力、提高实效性,就要“以大学生为本”,改革创新高校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