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拆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汉字拆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我曾给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某教师给他的小孙子取名为“重驰”,原因是“重”字拆开来是“千里”二字,“驰”字拆开来为“马也”,二者合起来则为“千里马也”。这一名字寄...  相似文献   

2.
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粗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中指出:“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做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一批字——2000字左右。”这既强调了汉字教学是我国启蒙教育的起点,也说明识字教学已积累了极其宝贵、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陶颉愈 《广西教育》2009,(22):43-43
黄亢美老师在《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一书中指出: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从识字教学角度来说,最主要的是要适当地渗透字理。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及规律。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可以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切实掌握字理识字、字理析词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一些辅助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字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识字加油站”是小学语文1~4年级教材在语文园地里安排的一种识字方式,如何切实地为学生的识字助力加油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了“字理识字”的概念,为此,我们特约请南宁师范大学的字理教学研究专家黄亢美教授,撰写有关“识字加油站”如何依据字理进行解析的专题文章,同时还约请他的团队成员撰写了二年级上册七个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的生字教学设计,以供老师们结合实际作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 )  “韵语识字法”,并非今人的创造,早在西汉元帝时期就有。以后成为我国历代优秀的传统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因而也就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产生。   “韵语识字法”,就是把常用的 2500个汉字编在一起,用七言构成句,以便于儿童记忆,切合实际,成为儿童的通用识字教材之一。其方法是:先学高频字 (即构字频率较高的独体字,约 400个左右 ),这些字,量虽然少,但它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基础部分。再学次高频字 (即合体字 )。   2000年,由国家教育部在北京举办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征集到的 4…  相似文献   

6.
一、角色重新定位“,让主人动起来”学生的地位是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落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中,考虑到识字量比一年级多了一倍,我引进多种识字方法,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猜字谜法,于是我借助不同结构的字,将方法介绍给学生。如组合法“:另一只手”,组合起来就是“拐”字;拆字法“:挥手离去”,就是将“挥”字中提手旁去掉,就是“军”字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8.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理解字义与否,关系着对字音与字形的感知与记忆,直接影响读写能力。字义教学实际上是词义教学。汉字具有一词多义的复杂性,如“大”字看起来很简单,而《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十种解释。有的一个字可以组成许多意义不同的词,如多音字“行”,在“步行(xing)”中是  相似文献   

9.
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字、汉语已有几千年历史 ,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汉字的学习 ,汉字的教学便自然成了中国蒙学教育的起点。从《史籀篇》到当代小学语文课本 ,其间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近十年来 ,我国召开的全国性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就有三次 ,识字方法也从五六十年代的“分散识字”“集中识字”发展至现在的 30余种 ,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在于 :1.基本上解决了汉字难学问题 ;2 .构建了识字教学的基本理论 ;3.发展了“识字和阅读与作文基础”的理论 ;4 .体现了汉字教学的现代性。但在汉字教学和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要进一步研究字种、字量、字序和汉字的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初入学的儿童在识字中,音、形、义三要素,字形是难点。汉字的合体字占绝大多数,这些合体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所组成,但有一部分偏旁或部件未定名。如果给它们暂时定上名,就好记了。再者,前人已有部件识字教学的初步经验,群众中也在广泛地运用“拆字法”,效果都比较好。于是,我决定深入探索部件识字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语料库统计工具,对现行人教版、苏教版、上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字量、字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套教材基本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编写,识字内容编排注重从“识写分离”到“识写同步”。三套识字教材在共用字的选用上差异显著,各版本教材字种的选择随意性较大。通过对超纲字的研究发现,这些字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度较高。识字教学的问题不仅是字量的增减,更要合理地考虑字种和字序。研制科学规范的《小学生常用字表》是解决小学生识字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晓龙 《小学语文》2010,(10):16-17
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识字教学的首要目标。我们不断改进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把组织学生编用《多功能识字卡片》,制作《复读生字表》,学习使用《速查学生字典》查字法记字,用新的“字典速查法”开展查字典比赛等活动,作为促进学生自主识字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坚持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  相似文献   

13.
谈谈字理识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字理识字的文字学渊源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在我国当代的诸多识字教学流派中有很多是渗透字理识字因素的 ,而湖南岳阳的“字理识字法”则是最明确、最直接、最集中的强调“字理”的 ,字理识字教学法强调依据构字原理进行识解和记忆汉字 ,包括按字源理据和对部分简化字、形变字运用现代观念进行新的析解识记。正如贾国均先生所言 :“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的博采众长的兼容性。”这种按照汉字的构字原理识字的方法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方法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形训”之说 ,如《左传·宣公十二年》…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激发和尊重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是提高识字教学水平的第一步。6年新课程改革中,各地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也出现了一味追求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胡乱拆字析字的误区,这无疑为学生日后成为“别字先生”埋下了伏笔。对此,一些教师提出识字教学在低年级段应加强字理渗透。  相似文献   

15.
“字族文识字”是继“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和“注音识字”后的一种更新识字方法。现已被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小学采用。《字族文识字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全套1——4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认为它是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学文的好教材。“字族文”中每课安排一个母体字,由母体字加上一些偏旁部首派生出许多不同的生字,将这些生字编入相应的句中,构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形象系统识录字典》所创立的“汉语识字码”和“字群识字法”对于汉字输入计算机和中小学识字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 ,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18.
字谜中的拆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汉字修辞格的拆字,在字谜中被广泛运用;字谜中拆字的特征与非字谜中拆字的特征基本相同:汉字形体的拆分可以不拘于“六书”的约束;字谜中的拆字也有两种类型;理解字谜中的拆字,从解读字谜的角度看,关键是要将拆分后的汉字合成一个字。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改实验之窗  一、“学·积·用”识字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  1.学习生字: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我们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渗透了比较识字、扩词识字,结合动作、图示识字,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如形声字规律)识字等内容。并适当调节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要求,在一年级下学期即进行了音序查字、部首查字等查字典方法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较早地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2.积累生字和运用生字:学生人手一本《识字写字手册》与《识字笔记》,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字理识字”,是对字理识字教学价值的极大肯定和认可,也必将推动字理识字走向更为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本文对典型的字理教学进行归因分析,探索不同学段科学运用字理识字析词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