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入园前做准备,入园时哭闹少今年我接新小班。孩子入园前,我和同班老师一起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们熟悉着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建立感情,同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我们还带了小标记让幼儿选择,这样幼儿来园后认自己的水杯、毛巾等等就容易多了。家访后,我们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如哪些  相似文献   

2.
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幼儿会每天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孩子哭闹,家长也是极不放心,早上送完孩子迟迟舍不得走,一天几个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更有甚者陪着孩子一起哭,或时不时地探到窗户口看几眼,关切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值得家园双方共同探讨的问题,而家访不失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园去年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哭闹现象少,且时间短。这得归功于入园前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为了开好家长会,老师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他们为新入园小朋友精心制作了小挂饰,写上小朋友的名字。然后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全面家访。通过与幼儿接触,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在家访时带去小挂饰,送给幼儿。让他们在家长会那天戴上。与此同  相似文献   

6.
1.入园时,搞好家长问卷工作。我园幼儿是入园前二三天才编好班的,这样,老师就没有时间做好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因此,入园时,我们采用了“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弥补这一环节,以全面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常规习惯(能否独自进餐,能否独自大小便,是否有午睡习惯等),入园前由谁带大,喜欢干什么,有无特殊病情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老师在工作中就能依照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教育指导,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这给家长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家长觉得老师很负责任,工作很细致,把孩子放在班里非常放心。这对今后…  相似文献   

7.
新入园的幼儿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啼哭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甚至不进食、不活动、不午睡。因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幼儿情绪,使之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新学期开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开学前后家访、室内外环境布置和对幼儿多方引导,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家访。在开学前及开学初,我们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家访,及早与幼儿建立感情,减少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在与幼儿逐步熟悉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幼儿的个性、习惯、爱好等,同时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8.
家访是增进老师与家长沟通,促进两者建立和睦的情感和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们细化了家访工作。 1.家访工作制度化。 为了使家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我们对家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和改进。首先要求教师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做好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为每个幼儿建立家访档案。其次,重点研究了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家访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10.
1.认真做好家访准备工作,制定细致可行的计划。幼儿入园前,先召开一次家长会,把家园同步教育的理由、设想和做法告知每位家长,使其在思想上做好家园同教的准备。幼儿入园后,在细心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针对每位幼儿的表现,每学期制定出1-2次家访计划,较特殊的幼儿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家访次数。安排好家访的先后顺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和保育中发现的问题。2.明确家访谈话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家长需求。家访前,对家访目的、谈话内容、需解决什么问题,要心中有数。家访时,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把对幼…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进行家访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对幼儿下午离园后至入睡前这段时间的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家长忙家务,或自顾自地娱乐,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那么,怎样合理安排幼儿的晚间活动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家长工作方面,除了入园前对每位新生进行普遍家访外,还特别重视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不定期家访。一般说来,有特殊问题需要家园双方下大力气合作教育的幼儿,都应被列为家访重点,通常有这么几类:1.性格内向的幼儿我班林甜甜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有轻微口吃毛病。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胆小,说话时常会产生不流畅的现象,一旦说话不流畅就会受到大人的呵斥,久而  相似文献   

13.
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海芹 《教育科学》2003,19(6):56-57
小班幼儿刚开始入园时哭闹,是家长送孩子入园的一大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家长可轮流送孩子去幼儿园,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融入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4.
幼儿入园焦虑不只出现在幼儿身上,也表现在不少家长身上。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与孩子依依不舍;心中牵挂,反复询问、叮嘱教师;心中内疚,对孩子过分迁就,等等。这些焦虑表现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加重孩子的适应困难,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因此,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开放幼儿园入园前,幼儿园向新生及其家长开放,孩子可借此机会熟悉环境,家长可进入班级观摩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郾召开家长会在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由园长和新生班…  相似文献   

15.
全黎娜 《成才之路》2014,(32):62-63
正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他们将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新入园幼儿在与家人分离时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在园的生活质量及家长的情绪。因此,在幼儿入园之前,孩子、家长和老师三方面都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6.
张艳霞 《家教世界》2013,(10):23-24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日子,也正是孩子迈向成长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园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幼儿园新学期的首要工作。我园在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做到了家园密切配合,有的放矢,早打算早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大缩短了新生在园的适应期。浅谈如下:一、家园互动,鼓励家长共同配合(一)做好家访工作家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幼儿生活的环境,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吃饭的习惯,大小便的习惯,睡眠的习惯;还要了解孩子的脾气性格,比如是比较开朗外向的,还是怕生性格内向的;另外还要了解孩子发展的基本情况,比如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不能听懂大人的话,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大小便时自己会不会说等等;了解孩子的基本能力处理情况,比如会不会自己吃饭,会不会用水杯喝水等等;家访还  相似文献   

17.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18.
在新学期开始后的一两个月内,每天早晨总有些小班的孩子哭着闹着不让家长离开。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觉得家长应做好这几件工作。 1.在孩子入园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集体游戏和其他的集体活动。在孩子正式入园的一两天内,家长可以陪同,  相似文献   

19.
保育小贴士     
穿套裙入园麻烦多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穿套裙,殊不知孩子穿套裙入园有许多不便。第一,有的幼儿套裙过长,活动时常常被自己或别人踩住裙摆,以至摔伤;第二,户外活动时,幼儿穿裙子容易露出肚脐,以至着凉;第三,入厕时,幼儿由于掀不好裙子,常常将大小便拉在裙子上。因此,从安全、卫生角度考虑,最好不要让孩子穿套裙入园。——湖北郧西县城关幼儿园邓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管理制度举隅家长联系制度一、接受新生的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应进行家访;各班教师每学期根据情况进行家访;对缺勤一周以上幼儿必须进行家访。二、教师平时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信息,双方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期末与保健人员共同填写幼儿发展情况报告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