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学习风格是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是学生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和习惯化.教育和教学只能是学生学习风格形成、完善和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学习风格本身并无多大优劣之分,要使学习风格各异的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生物教师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因风格而教".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相互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有机匹配,合理进行因材施教,也是现代教育对个性化教  相似文献   

2.
认知风格是一个人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一贯的加工方式的偏好。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般会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偏爱和自身学习风格表现出来,教师的认知风格则会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并且它们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只有掌握学生认知风格和自身认知风格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利用感知学习风格倾向性调查表进行学习风格调查,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顺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帮助学生丰富、扩展其学习风格。这一调查符合教学个性化改革的趋势,它以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为前提,推动了英语个性化教学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为前提.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应遵循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之间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活动才能和谐有力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赵越 《文教资料》2011,(33):115-116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同时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个性化教学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飓风,刮遍中华大地,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带来极大的冲击.课程改革为生物教学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这必然要求生物学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今非昔比,陈旧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的教学改革,满堂灌、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随着生命化课堂的逐步推广和进一步深入,从学生自身找到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适应为前提.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应努力探索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方法,遵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教学活动才能和谐有序地进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堂和谐,以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应用Kolb学习风格问卷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生物学习风格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各年级学生生物学习风格无显著差异。各类型学习风格中以发散型、调适型占较高比例,说明在生物学习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达到各种学习风格的均衡发展,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教学和学习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在走向以学生问中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怎么学成为发展的方向。教师无法正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方法没有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如果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出现错位,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弃。本文旨在探讨学习风格的研究和实现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面对这种学习风格差异,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这种不良后果,最大程度的挖掘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做到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个性,是指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新课程理念倡导个性化教学.其中个性化教学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个性就必须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教师。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促进教学。但个性的特点如果发挥不当。就可能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以致神经紧张,干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阐述了学习风格在教育上的重要性,以及学习风格在教学上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O'Brien(1989)研究发现,80%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而这种模式只有10%的被试学生表示赞同.平时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方法没有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如果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出现错位,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科失去信心甚至于放弃.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变这种不良后果,英语课堂上应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才能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外语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学习潜能,做到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必然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学习理论的要求,更是学生的一种本质属性。学生主体性的实现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实行个性化教育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性化差异因素之一,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持久性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主要学习风格为视觉型和动手型。同时也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并对高职教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习风格作为研究学生个体差异指标之一受到许多关注.学习风格对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会影响学习结果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高职作为我国建设时间不久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对于高职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是很具有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基于此,笔者从山西临汾地区的几所高职院校入手,试图对高职学生学习风格进行研究整合,并在已有的学习风格问卷上进行修改,试图建立一份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互动三个维度的测试量表,对高职学生学习风格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学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教师的教学依据教材、素材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和探究个性化教学方式,力求促进学生学的兴趣与长远发展.本文从风格不同的散文入手,介绍散文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而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存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自身的学习风格之间,在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学生的学习风格之间体现得更复杂、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个别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措施,只有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才能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它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差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的方式等和教学的相互作用,强调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9.
实施个别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措施,只有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才能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它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差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的方式等和教学的相互作用,强调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73):83-84
英语学习风格是英语教学改革深化的体现,是对学习者个性化差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引入英语学习风格的理论,帮助学生运用其相关理论知识形成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采用分级授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