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叶波 《考试周刊》2010,(21):171-172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论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一种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民众道德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析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在当前各国倡导文化影响世界以及抢注民俗文化的浪潮下,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是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集居的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所谓民俗文化,钟敬文定义其为"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1]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上开始重视重焕民俗文化的风采,基础教育界也逐渐开始重视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然而,目前对民俗文化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挖掘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孩子应从小学会尊重和理解民俗文化传统,并在将来继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精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我县是"冀东文艺三枝花"的发源地,素有评剧故里之称。蕴涵丰富  相似文献   

7.
史琼 《青海教育》2010,(1):38-38
从教育的本质上讲,任何学科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换一个角度来说,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梅也就是民俗文化的集成。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学生热衷于专业课的学习,长此以往,如果只重视"一技之长",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将会成为文化缺失的一代。文章从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角度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渗透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利用古诗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之感受历史文化脉搏,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潜移默化,心染芝兰久自香。  相似文献   

9.
滇中彝族地区的"送白虎"事象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涉及彝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这种鲜活地呈原生态般存现于彝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是生殖崇拜文化的典型。从研究"白虎"事象进入彝族文化圈可切近彝族精神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0.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丛林深处,中国实际控制区的珞巴族人口只有几千人,珞巴族的民族文化是珞巴族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合其地域地理环境的民俗文化,蕴含着珞巴族民众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身份认同。因此,深入研究珞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日益明显,这在民族杂居地区尤为突出。广西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瑶族服饰文化、岁时节日民俗文化、婚姻习俗文化等发生变迁,皆因内源性动力、外源性动力和文化变迁的推动力所致。要做好民族杂居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应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持"乡村记忆"、实施文化扶贫政策、加强互联网数字化保护模式,以及将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咏月诗词三首》都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这样的单元设计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而吴文化又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地方特性与中华文明融为一体。国家发展到现在,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也是广泛的,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并且演变流传至今,它对民族的团结和强大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然而,就是这优秀的民族文化却在渐渐地走向缺失,走向消弭,作为与其他民族与国家最重要的区别标志,民族文化的未来应该由谁来传承和发扬呢?作为新一代的国家栋梁,中学语文课堂必须在传承民俗文化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民俗文化的现状、民俗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语文课堂运用民俗文化后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直接反映。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自身长期生产生活发展中以及在与周邻兄弟民族友好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阐明和论述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及发展变化,目的在于促进达斡尔族和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贡献卓著的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的蒙古族约有5981840人。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中国草原地区大部分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印记,同时具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以及"草原骄子"的美名。蒙古族在多年以来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更准确地把握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从蒙古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来介绍。  相似文献   

16.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多元民俗文化,各民族民俗文化在碰撞、磨合、再生及共存的嬗变过程,形成了守望相助,和睦共生的和谐民俗文化场景和氛围。发掘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的和谐元素,弘扬优秀民俗传统文化,是青海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职艺术欣赏课程中,引入中华民俗文化的欣赏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益尝试。如何有机、有效的选择民俗文化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途经有四:一引入对联艺术,感受民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二借助民间俗语、谚语,亲近民俗文化;三讲解节俗知识,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情;四深入民间了解乡土风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身边。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开辟中职校本课程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经济、文化也在发展中不断融合,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地处白龙江河畔的舟曲县,藏汉等多个民族聚生活,舟曲民俗文化也在各民族的交流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而成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利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多样化情趣及良好品质,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然而,在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舟曲民族文化也不断受到冲击,其民俗现象及社会功用逐渐消失。本文通过对舟曲民俗文化对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期对中小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顾颉刚等老一辈民俗文化学者倡导建设全民众的历史。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文化创造。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深入民间,深入乡村,从自己的家乡做起,关注家乡民俗文化,应该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本质,以及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正确的研究方法,为我国民俗文化研究走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之根,民族文化之源,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在培养更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