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日本再次暴露了对中国钓鱼岛列屿的野心,由此引发了两次保钓运动高潮,90年代持续性的保钓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这个阶段的保钓运动相较于70年代的保钓运动更加理性化,影响力也更大,对于今后保钓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保钓运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吕骥先生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文章内容与结构,并以"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原则"和"方法和民间的范围",以及"应该研究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贺晓燕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58-65,76
中国社会史研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随着出土资料、契约文书及民间文献、口述史料的深入挖掘与广泛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史尤其是明清史研究中,社会史已突破传统史学,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集合相关文献,对2015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的热点进行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清代野史”的史学地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野史”是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野史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中国野史集大成之作。上海书店印行的《清朝野史大观》一书,是“清一代野史的总汇”(《清朝野史大观·编辑凡例》)。此著篇幅浩繁,经过编辑,悉心编纂总其成为五类十二卷,即清官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等五个部分。各部均分用二卷或四卷来论述。对《清朝野史大观》的宏观研究,是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去粗取精,寻回中华民族广泛留存民间的史学瑰宝,以弘扬我中华悠久流传民间之野史文化,这对研究祖国历史文化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涞水、易县、定兴一带(以下简称"涞易定地区")民间乐社中多数保存了由南宋普庵禅师创作的佛教真言咒语《普庵咒》音乐。此曲在民间礼俗仪式中成为重要的仪式音乐,研究《普庵咒》曲牌的音乐形态,有助于建设中国传统乐学体系和深入诠释中国民间的仪式音乐。  相似文献   

6.
中国宝卷是至今尚未被充分发掘、整理、研究的一大宗民间文献,是继敦煌文献之后,研究宋元以来中国宗教(特别是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农民战争、俗文学、民间语文等多方面课题的重要文献.七百年来,中国宝卷是在特殊的民俗文化背景中产生、演化、流传,乃至逐渐消亡,因此,宝卷文献的整理、研究,便同一般古籍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将有关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主要从文化内涵、审美功能、科学归纳三个角度对民间中民间美术的色彩的视觉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了民间美术的色彩在新时代下有新的审美意蕴,其对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君  周武庆 《文教资料》2006,(33):183-184
民间宗教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流行于社会底层不为政府认可的多种宗教的统称,明清民间宗教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是其社会最真实的反映。研究这些民间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研读当时社会的最为本质的面貌。国内外学者对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研究已越来越引起重视,视角业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拟从明清民间宗教中各个民间教门的研究,明清民间宗教与民众运动,明清民间宗教与国家政权等几个方面来了解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变迁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实地研究,他们在丰富个案、深化理论、加强中外学科交流及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成立的"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汇聚了一批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优秀学者,并搭建了以会议、期刊、数据库以及课堂教学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术载体,成为北美地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的中心。以"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及其会刊《中国演唱文艺》为中心,考察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国内从事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及其作品,从交流互动的视角反思美国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能够拓展中国民俗学史,以期构建科学的中国民俗学学科。  相似文献   

10.
习惯、习惯法、民间法和国家法是研究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不可回避的话题,在学术界对这几个概念也反复使用,文章对如何使用这几个概念才最为恰当,并且避免对几个概念的误用的探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清晰地研究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一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备受国人关注。从“钓鱼岛事件”回顾、中国政府的态度及采取的相关措施、“钓鱼岛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何看待国内一些民众的反应和如何正确、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五个方面,分析了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保卫钓鱼岛的决心,并进一步给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提出了坚守国家法律底线、理性表达爱国热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对钓鱼岛的历史观,主要分两大派,一派从狭隘利己主义出发,不顾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另一派是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尊重历史事实,认为钓鱼岛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活动,破坏了中日两国所达成的"搁置争议"的共识。日本应该端正历史观,重视友好,展开谈判,以缓和矛盾,进而公平合理地解决钓鱼岛争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先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钓鱼岛和明清政府长期有效的管辖与控制,表明钓鱼岛在历史上就归属于中国。中日钓鱼岛的主权争端,起源于明清政府积弱下的海洋退缩与日本维新后的海洋扩张,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又因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大国博弈,使它成为当代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更趋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纳入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已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新一轮冲突暂告一段落。日本的盟友美国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全和合作条约》,这样使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又掺和进美国因素。通过对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缘由进行历史分析,进一步分析美国因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对中日解决钓鱼岛之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井上清的著作《“尖阁列岛”——钓鱼岛列屿的历史剖析》从翔实的史料着手系统深入地探讨了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对此,原田禹雄专门著书《“尖阁诸岛”——读册封琉球使录》以反驳井上清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原田禹雄书中观点的逐一分析,不难发现该学者企图通过曲解册封使录中的史实来推翻井上清的观点,但由于其引据不当,考证粗疏,再加上大胆的主观臆想,反而从侧面证实了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的学术之路颇耐人寻味。他走的是一条由古而今、由雅入俗的沿波讨源之路,这也是一条仿佛司空见惯而又为人们熟视无睹的治学之路——由古典诗词到古典诗学,再由古典诗学到民歌民谣,又由民歌民谣到民俗风情,进而再到民俗文化。并且他在二十多岁时就自觉踏上了这条学术之路。钟敬文不仅少有大志、善学勤思,并且善于把握治学之路上的几个关节点。故此,他的学术之路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已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语境与生活目标。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实现中国梦便是追寻大学生的幸福梦。通过研究大学生幸福梦的内涵和实现问题,使生活在中国梦语境中的大学生,确立自己与中国梦相融的幸福梦,并通过教育培育、社会支持、个人奋斗来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争议问题,近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日本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美国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保钓行动自1970年开始不断。作者搜集了历次保钓行动的资料,并对钓鱼岛问题从国际关系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钓鱼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日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牵涉到两国的国民情绪、民族感情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中日两国必须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基础上,从维护中日关系大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务实、坦诚的谈判,使钓鱼岛问题最终得到和平的、创造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