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肉果秤锤树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肉果秤锤树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4=20m+4sm,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191.9μm,平均长度为15.98μm,长臂总长度为111.5μm,核不对称系数(AS.K%)为58.10%,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5.84%-10.90%。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其核型属于1A型。  相似文献   

2.
线纹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线纹香茶菜地下块状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70%丙酮冷浸提取,相关部位的主要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依据现代波谱技术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式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由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β-乙酰基齐墩果酸(2),3β-乙酰基乌苏酸(3),油酸(4),花柏酚(5),山楂酸(6)。结论:上述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下块状根茎中分离,其中2-6为首次由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浙江金华的佛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并采用多种波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4种化合物,分别为柠檬油素(Ⅰ)、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Ⅱ)、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Ⅲ)、β-谷甾醇(Ⅳ).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金佛手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材料对辐裂锈革菌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技术( NMR、MS、UV、IR)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从辐裂锈革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1)grifolic acid,(2)4-(2′,5′-dihydroxyphenyl)-(E)-3-buten-2-one,(3)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3-酮,(4)原儿茶醛,(5)对羟基苯甲醛,(6)亚油酸,(7)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8)过氧麦角甾醇。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直葶石豆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葶石豆兰(Bulbophyllum suavissimum Rolfe)全草用乙醇浸提,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通过反复的柱层析、薄层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的3个波谱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24,24-二甲基-环木菠萝烷-3-醇(cycloneolitsol)和芦丁(rutin)。化合物cycloneolitsol、rutin为首次从石豆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三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运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中压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松脂醇(1),罗汉松树脂酚(2),(7S,8R)-3’,4,9,9’-四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3),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二氢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3,4-二羟基苯甲酸(6)。结论:6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茴香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茴香干燥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莳萝脑(1)、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2)、β-谷甾醇(3)、亚油酸(4)、亚油酸甘油三酯(5)。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茴香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对棉铃虫虫生真菌Paecilomyces heliothis(Charles)Brown et Smith的菌丝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时苯二甲酸二甲酯(1)、甘露醇(2)、十四碳酸(3)、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β-三醇(5)、过氧麦角甾醇(6)、尿嘧啶(7)、胸腺嘧啶(8)、丁二酸(9)、尿囊素(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0为首次从拟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9.
以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C-2位、C-3位和C-28位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2α,3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β-醛。并通过IR、HNMR和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间体和目标产物对两种癌细胞抑制作用均优于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方法分离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2R,3S)-3-(3,4-二甲氧基苄基)-2-(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丁内酯(1)、haplomyrfolin(2)、双氢芝麻素(3)、异新狼毒素A(4)和瑞香狼毒素B(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