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本科生接受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即将面临择业和就业问题,是护理专业承诺的形成关键阶段,此时形成的专业承诺与未来职场上的专业承诺显著相关。通过探讨临床实习阶段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制定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相关策略,从而为减少护士离职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增霞  宋玉磊 《科教文汇》2014,(7):87-88,90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本科生接受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即将面临择业和就业问题,是护理专业承诺的形成关键阶段,此时形成的专业承诺与未来职场上的专业承诺显著相关。通过探讨临床实习阶段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相关因素,制定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相关策略,从而为减少护士离职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校首届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实习环境现状,为护理管理者改善临床实习环境、促进学生临床实习表现、提高实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护理实习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为主要内容,于2020年4月对我校2020届88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我校首届护理本科实习生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分为(151.36±24.7...  相似文献   

4.
药学本科实习对提高药学本科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导师制是实践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和教育模式。通过实施导师制,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药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从实施导师制对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以及在药学本科生实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9)
目的:探讨护理职业防护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护理职业防护教材,并举办护理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讲座;对实验组的学生不加干预,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护理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护生下临床实习前2个月,通过学习职业防护教材、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可显著提高学生护理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护理实习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将入选的护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的的基础上将小讲课及教学查房改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对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7.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护生的角色转变对临床实习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角色转变的因素,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主要的对策如下:丰富课堂内外的教学,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实施SP教学,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消除其对临床实习的恐惧感.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实施,以促使他们快速适应临床实习角色的转变,从而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12名参加社区护理学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的本科护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系统化临床思维形成,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培养应变、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等护理软技能,但也存在改进的空间。结论: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但在引导学生适应教学方法转变、完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合理公正地评价等方面,仍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医学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一门重要的科学,其实践性很强。在医学教育全过程中的临床实习是实践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习是学生将医学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必经的过程,通过临床实践活动转化为独立处理病人和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其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检测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由于管理机制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动性,临床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一直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临床实习质量监控的意义,指为确保临床实习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而实施的临床带教的管理过程,其实质上是一个管理系统,因此就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方庆 《科教文汇》2013,(13):86-87
医学是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一门重要的科学,其实践性很强。在医学教育全过程中的临床实习是实践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实习是学生将医学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必经的过程,通过临床实践活动转化为独立处理病人和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其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检测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由于管理机制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动性,临床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一直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临床实习质量监控的意义,指为确保临床实习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而实施的临床带教的管理过程,其实质上是一个管理系统,因此就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杨鑫 《科教文汇》2014,(22):97-97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护理学生由学校到临床工作的过渡阶段,要想使护理实习生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快速适应医院的临床工作,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护理学生由学校到临床工作的过渡阶段,要想使护理实习生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快速适应医院的临床工作,缩短临床实习的适应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引导性反馈联合"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2017级护理专业共6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引导性反馈联合"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两组均由同一批带教老师.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中文版和统一试卷考核来比较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考核成绩.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批判性思维能力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四个维度得分较低.干预后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论成绩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性反馈联合"雨课堂"作为新式授课方式,可提高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现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期望值与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改善临床实习教学奠定基础。方法:利用Kano模型,对中西医结合本科实习生实施问卷调查,系统区分了5个主要评测指标,通过收录数据汇总,计算满意度,得出最终的测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但也没有表现出不满意;而实习的重要性方面大于4分,学生期望值过高。结论: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生临床实习总体满意度并不高,说明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尤其在实习操作应用、实习带教老师及中西医结合模式主要指标方面与期望值差距较大,急需改善。其次在实习管理与实习考核方面与期望值也有一定差距,同样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罗三妹  龚凤翔 《科教文汇》2021,(13):118-120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本科生的归因方式及归因风格,为后续相关性研究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归因方式问卷和归因风格问卷对21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归因风格总分为1.41,归因方式总分为9.06。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护理本科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方式,以期通过改变其归因风格和归因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9)
目的:探讨调研实践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45名护理本科生学生于暑假参加调研实践活动,活动前后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评价评判性思维能力变化。结果: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结束后的评判性思维,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和求知欲5个维度得分与实践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适应临床复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方法: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16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传统分课程考试模式、课堂理论讲授及临床实践教学法;观察组研究对象为2017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护理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实践操作得分分别为(106.11±8.52)分、(105.63±9.51)分,CLEN通过率为98.18%、就业率为97.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CLEN通过率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8例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性神经外科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习结束时由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病理分析能力、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实操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病理分析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操成绩及论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实操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2016年3月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选取在实行新模式前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选取在实行新模式后的100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认真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并仔细记录下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卢伊芝  何芳  陈燕桦  陈静  谢玉波 《科技风》2024,(10):20-22+81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其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充分的学习训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医学教育领域。本文旨在综述虚拟仿真技术在椎管内麻醉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