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品质学校的建设理论是以"高质量发展""公益性原则"为逻辑起点、以"深化改革"为逻辑中介、以"全面发展"为逻辑终点组成的结构体系.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依托该理论体系,通过解构高品质学校含义,精准分析发展定位,实施文化理念引领,四位一体整体推进,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学校建设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2.
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文化的发展,深厚而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在学校的文化中,承载着唤醒师生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使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师生获得幸福,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孕育出高品质的教育,高品质的教育可以实现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塑造学校的文化品格,不断提炼教育的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融入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和师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针对"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无锡市也出台了《无锡市实施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工作意见》这一"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以无锡市为代表的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是基于时代背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博弈以及国内外教育情况的对比等多重因素出台的。然而,根据实施效果来看,只是解一时之危,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贯彻落实仍面临重重现实困境。"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高品质学校的真正内涵不仅指表象的硬件设施,更多的是能够产生深远教育影响的学校文化。因此,要有效解决"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使"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必须通过以下路径才能有效地解决:一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变革学校教育评价;二是处理应试教育积弊,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三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创新学校课堂教学;四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人本"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此处的"内涵"除了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学校组织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直接改变组织成员的内在动机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弹性组织文化来改变现状,这种符合"美学特征"的组织文化,能充分表达学校的管理艺术品味,并且展示现代学校的形象.本文拟从组织文化作为切入点,针对学校组织文化内涵的构建,以及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美学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化德育,即以学校文化的"四大"功能与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德育架构.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是承载优质教育的沃土,是学生梦想启航的地方.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建高品质学校、育新时代少年"的办学主张,不断凸显"艺体见长、书剑气质"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全人发展、国际视野"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学十多年来,学校以"梦想"为主题,从儿童角度倾力打造美丽校园,建设特色课程,并坚持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传播师生成长的精彩瞬间,努力提升学校的品质内涵.学校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昂扬态势.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不断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不应只定位在"增强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身体活动"上,还应包括体育文化、终身体育思想等内容.在体育文化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欣赏习惯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欣赏教育是摆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肤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核心取向。校长在实施学校治理过程中,应立足学校文化建设实际。“立德立行,知行合一”在高品质学校内涵建设中日益彰显文化价值,校长应立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实际,以立德立行为指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积极从理念引领、品质育人,发展素养等方面,系统建构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地处上海市杨浦区中原小区的思源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该地区最年轻的学校.从办学第一天起,就以校名"思源"为办学出发点,以"民族传统特色技艺教育"为学校发展的切入口,作为学校特色形成的生长点,思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源,探建设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之路,至今已走过了八年的发展路程.1998年,学校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进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尝试.2000年起,将部分民族传统优秀技艺引入学校课程,初步奠定了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特色的办学基础.2002年起,我们选择了民乐、武术、围棋、剪纸、茶艺、陶艺、舞龙舞狮、腰鼓秧歌、京剧脸谱、古诗词咏诵等十种中华传统技艺,把它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在"思源"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于麾 《辽宁教育》2020,(1):26-28
在11年的教育实践中,沈阳市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由建校之初仅有2个教学班、50名学生、11名教师的薄弱学校发展成有59个教学班、2743名学生、137名教师的高品质学校,实现了由单项课程规划到整体课程建设的跨越,由教育教学碎片化到"翔教育"体系化课程改革成果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学校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不同视野中,"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涵,各自基于不同的立场,做出了多元化的解读.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教育目的、社会需要、政策保障、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学校老师和学生需要密切配合,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寻见民族教育革新和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2.
特色化办学是当今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山东省临沂沂堂中学突出办学特色,在"行方智圆,守正日新"的核心理念指引下,构建了完整的方正教育体系,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了学校的高品质发展.文章以山东省临沂沂堂中学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方正教育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曾刊文提出:政治立场是学校教育的大是大非问题,含糊不得;文化自觉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盲目不得;核心价值是学校教育的骨骼,软弱不得;党的领导是学校教育的主心骨,动摇不得.这"四不得"也是薄弱学校治理与发展的"硬核"道理. 安福县严田中学创建于1958年,曾有过严田高中时期的辉煌,也经历了高中剥离后与几所初中合并...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大连市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确立了"优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坚持"品质立校,品位育人"的办学理念,通过全方位构建品质教育管理机制,开展"品质教育"特色的实践探索,打造高品质的育人文化,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一、品质教育的科学定位与内涵思考(一)品质教育的科学定位"传承青泥百年文化,诊断学校现状,确定发展目标"是学校规划特色发展方向的主要依据。学校以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以越来越多元的方式展开.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一直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苍溪县城郊中学在各级党政关怀和社会各界支持下,确立了"多元发展"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多元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为中心,从学生成长和未来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和学校办学优势资源,在实践中有效、有序地探索和推进.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高品质学校建设"研究已为中国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研究带来了时代的前沿气息,体现了时代的趋势和方向,也站在了时代的高地,成为学校变革发展研究的品牌.其重点在于两方面的贡献.第一,为中国未来学校建设贡献了"四川经验".主要由三个体系构成: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第二,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了"四川方案".以高品质学校...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建学校特点,花园小学将校长文化领导力分解为规划力、思考力、创造力和引领力,从学校定位、构建课程、环境新创、建立愿景四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校长文化领导力. 以规划力提升校长文化领导力 新区花园小学抓住品牌移植这一特点,充分借助新区新政,把"传承百年名校精神、打造新区教育品牌"作为学校发展的定位.确定了"和而不同、融...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载体,是高品质学校办学灵魂的外显,需要通过学校文化传承,挖掘提炼,凸显特色;需要依托教师价值理念的形成,课程体系构建,制度文化引领,文化环境精心打造等来构筑文化建设平台,促进创新生成,实现高品质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随着校本研修发展的不断深入,各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对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培养,其中"师徒结对"是有效的培养方式之一.那么,在"师徒结对"过程中,如何提高师徒共同发展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内涵和职责已经改变 "教师"这个概念产生在学校出现后.尽管自人类出现以来,传递人类社会文化的教育从未间断过,但是,在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工作者的称呼不同,即使同一种称呼,随着教育的发展内涵和职能也在不断变化.例如:在以个别化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私塾阶段,学生称开办私塾的人为"先生",出现学校后,学生称教育者为"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