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松 《生物学教学》2007,32(11):32-33
看了《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3期“氨基酸与蛋白质的教学总结”一文,获益匪浅。本文在教学中对部分知识采用了另外的讲解方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脱水缩合掉的水分子数的计算通过脱水缩合的学习,不难理解如果一条多肽链有a个氨基酸构成,那么它所脱掉的水分子数是a-1。当然如果有肽链A、B、C……它们各自的氨基酸残基数为a、b、c……个,则它们各自所脱掉的水分子数为a-1、b-1、c-1……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假如一个蛋白质分子仅有一条肽链如A链组成,则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a个,脱掉的水分子数为a-1个,…  相似文献   

2.
吴小峰 《生物学教学》2005,30(11):49-50
在2005年《生物学教学》第4期第45页,黄建华老师的《高中生物学中的“组合”问题》一文中,有一例为“例3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有三种AA、Aa、aa,它们的比例是( )A 1:2:1 B 1:1:1 C 1:4:1 D 1:3:1”,黄老师精要的讲解,让我浮想联翩,静下心来总结回顾。以下是笔者对这类问题的几种处理策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治 《生物学教学》2002,27(5):40-40
我们所教授的课程到底该是“生物学”还是“生物” ?我们将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取得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叫做“生物学家”还是“生物家” ?2 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还是“生物世纪” ?“生物学性状”能否简称为“生物性状” ?“生物竞赛”是否等同于“生物学竞赛” ?……这些问题可能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遇到过 ,在口头上曾经混用过 ,但作为严肃的科学问题 ,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生物学教学》杂志 1999年第 9期曾经就“生物”和“生物学”两者能否通用的问题征答 ,湖北省巴东县一中的谭文华和催昌润两位老师也就此撰文在2 0 0 0年第 6期上对…  相似文献   

4.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06年)第31页,糖原的“原”字变了。在人教版以往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如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2002年)第68—69页,糖元的“元”字一直都是用这个“元”的,为何突然变了?是否在印刷时出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1问题背景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必修1第22页写道: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并给出了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旁栏中还有“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掉几个水分子?”这样的思考题.氨基酸缩合直接脱水吗?怎样进行缩合?下面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4第3期和2005第8期“打比方”的文章,应用后确实能加深学生对一些枯燥的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能提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也有两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5,30(6):72-73
东方网据2005年1月5日,援引2005年1月4日《北京科技报》消息,2004年度中国科学家十大发现中多达8项属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它们是:(1)揭示SARS(“非典”)病毒分子进化规律,为SAILS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详见本刊2004年第8期《生物学科技信息》)。(2)破解绿叶高效捕捉光能的奥秘,为农作物提高光利用率的研究以及新一代生物芯片和电子文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6年第3期刊登的《同质量0℃的水与0℃的冰其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吗?》(下称“原文”)一文,针对同质量0℃的水与0℃的冰哪个内能大、哪个分子势能大的问题,根据“水结成冰体积要膨胀,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得出“冰分子的势能比水分子的势能要大”,并定量推算出1kgO℃的冰完全熔化为1kg0℃的水时,系统分子总动能的增加量与冰的熔化热基本相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05年第4期刊登了“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一节插图的改进”一文,阅读后亦有同感,改进后学生对光合作用能量的转化有了更清楚和更深入的理解,在讲光能转换成电能时,笔者采用了以附图表示:  相似文献   

10.
尹泉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9-29
1 教学设计依据依据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及科学课程标准 ,现代生物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现代教学应突出强调“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 ,多为学生营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境 ,让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情感与价值等诸方面的发展。2 教学内容处理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下 ,1 995年第二版 )给出的课题名称是第六章第一节“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标题以陈述句的形式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 ,显然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生物学教学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背景的高中教育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以“分子与细胞”模块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对比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2004版和2019版教科书在目录、内容、插图、栏目设置等方面的异同,总结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对新课标落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蒸腾作用"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章中的“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教学设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肖方旭 《化学教学》2000,(12):39-39,31
贵刊第 7期刊载的《DNA化学技术及展望》一文 ,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处说法欠妥。孙老师文章中说 ,人的细胞内有 46条染色体 ,上面含有约 1 0万个基因。一个基因就由约5 0 0 -2 0 0 0个DNA分子组成 ,所以 ,一个人基因组包含的配对核苷酸则多达 30亿对。而《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 40 9-4 1 1页中说 ,基因是DNA分子的片段 ,DNA分子中含有 2条多核苷酸长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本《生物》(全一册 )第 1 45页中说 ,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第四章第二节中设计了探究性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根据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出血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人教版新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四节。此内容涉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大概念。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全国所有省市都将实行各种形式的“3+X”的高考模式 ,“X”科目怎样复习 ,怎样考 ,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学生及家长 ,特别是 2 0 0 2年准备实施“3+X”高考模式的省市的教师和学生的议论焦点。江苏省和其它少数几个省在前两年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率先实施了“3+X”高考模式。“X”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已看到。本人作为经历过两次“X”科目考试的生物学教师 ,现联系“X”科目试卷中有关生物学试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1 不能只重视试卷形式 ,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X”科目考试 (综合能力测试 )测试的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  相似文献   

17.
以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3节“酶”的教学活动为例,阐述将猜想反驳法灵活运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形成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论证或反驳和发现新问题中体验科学的发展历程,提升其质疑、批判等高阶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5,(4):4-5
上周六,中国农大生物学院研究生姚慧,来到一岁11个月大的学生刘小小家给其讲授生物学——她已经给刘小小上了大约7个月的课程。刘小小看见老师来了,自觉地将显微镜的电源打开。姚慧举起一个水分子模型,问“这是什么”,刘小小跑到卫生问指着水龙头;姚慧拧开水龙头指着滴答的水滴告诉刘小小,水就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姚慧接着举起醋酸分子模型问是什么时,刘小小又跑到厨房,找到醋品尝了一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设计意图,从建构生物学大概念、剖析科学发现过程和运用真实情境等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鸿亮 《新高考》2007,(5):84-85
一、注意2007年“全国考试大纲”的几个变化 1.2007年将理解能力表述为三点:(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而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是:(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