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了解专利与产业的映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整理归纳专利与产业的分类体系,分别阐述国外与国内专利与产业映射的研究现状,对比并总结其主要映射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国外本领域的研究早于且成熟于国内研究,映射方法主要有基于专家判定、基于交叉检索和基于概率计算3类,最后,指出各类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并对下一步国内专利与产业映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中介词典的兼容映射思想,根据向量空间模型原理构造映射函数,分别对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三个网上书店的网络图书分类体系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类目相似度的映射,并根据类目相似值制订详细的类目映射关系规则。通过对映射关系进行横向及纵向分析,为未来的网络分类体系构建提出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信息资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对我国社会财富的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确定信息资源产业的结构及分类,是研究信息资源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方法/过程]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GB T4754-2011)》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信息资源产业的关键词表,明确构成信息资源产业的93个小类行业,并根据小类行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在构成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结构特征。[结果/结论] 将信息资源产业分为信息资源采集业、信息资源加工业和信息资源提供业,同时依据依赖度的高低将信息资源产业分为高、中、低3类产业。  相似文献   

4.
从主题范围、分类程度、标记制度、类目的设立和划分、类目的组合等 5个方面,对《中图法》和《国际专利分类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第5版)计算机类目存在学科体系不完整、类目关系混乱、类目名称不规范、类目注释不当、编码错误等问题。本研究参照《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2009)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分类方法,依据计算机科学的体系结构和应用问题,从宏观上作了重新组织,措施得当,逻辑性强,有利于提高类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戴剑波  侯汉清 《情报学报》2006,25(5):594-599
实现文献分类法之间的互操作是信息组织和检索的迫切需要。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分类法之间互操作研究项目中,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判断的方法来建立类目映射关系。笔者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LC)和《杜威十进分类法》(DDC)的类目表达的整体概念可以分解成多个概念因素,整体相似可以建立在部分相似的基础上,可通过计算类目概念因素的相似度得到类目整体概念之间的相似度。在CLC与DDC自动映射系统中,类目表达的概念可以分解成类名词、注释词、下位词、上位词,根据相似值最大原则对概念因素进行配对,通过配对概念的加权,实现类目之间相似度的自动计算。根据类目相似值、类目对应概念因素(即对应词)的差额、相等概念因素(即等价词)的类别3个参数制订了详细的类目映射规则。本文还介绍了CLC与DDC自动映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问世给图书情报界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的深入研究释放了新的空间.文章选取《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2版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的数学类目进行映射分析,比较二者类目划分存在的相似度与差异性,以借鉴国外分类体系先进的编排思路和合理的立类原则,同时确立二者之间数学类目的映射关系,从而为实现在不同系统之间检索同类文献信息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旨在对大量的中文专利实现快速分类,满足专利审查以及情报分析等工作的要求。[方法/过程] 结合专利文本的固有格式以及存在多个IPC分类号的实际情况,将多示例多标签学习应用于专利自动分类中,在介绍几种经典的多示例多标签模型的基本原理之后,将这些模型运用于中文专利IPC分类号的确定。[结果/结论] 实验证明,多示例多标签模型适合运用在专利的自动分类中,并且从Average precision、Hamming Loss、Ranking Loss、One Error、Coverage、Training time等指标分析可以发现,MIMLRBF模型能快速、准确地运用在中文专利IPC分类号的确定中,为大规模专利的自动分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从专利分类修订角度研究技术演化,为技术演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首先根据IPC分类表H部2009-2018年的修订情况,总结出新增分类、删除分类、类内转移分类、类间转移分类4种修订类型。其次针对分类修订后产生的过档文献提出基于Word2vec+TextCNN模型的过档文献再分类方法,使新旧版分类表通过再分类专利产生衔接。最后结合H部2009年-2018年被修订分类及再分类专利进行技术演化初步探索。[结果/结论] 专利再分类模型可有效解决过档文献问题,为专利再分类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可衔接新旧版专利分类表;结合IPC分类修订及再分类专利可分析分类修订中的主要技术演化方向,为技术演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王晓艳  林昌意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13-118,126
[目的/意义] 通过网页分类提高搜索引擎及内容网站的检索性能,根据查询意图分类更精确地满足用户需求。[方法/过程] 以信息类中文网页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归纳的方法构建信息类查询意图类目体系,提出根据该类目体系对信息类网页进行分类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助于精确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提高搜索引擎及内容网站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物医学领域多源文献数据分类体系不一致、学科归属判别困难的问题,在分析国内外主流文献分类体系内容结构与已有映射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制定生物医学领域分类体系映射规则,提出集语义自动匹配、文献分类数据验证、人工审核于一体的融合映射方法。最终分别建立国际三大分类体系Web of Science、Scopus、FOR中生物医学类目与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相关类目的语义映射关系,开展用于肿瘤专题文献篇级分类的国内外学科体系映射实践。研究成果能够促进国际学术成果的集中检索、分类组织、统计评价等科研管理与学术分析工作,并为我国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人才培养、科研布局等提供决策依据与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专利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面向当前国内专利审查和专利情报分析工作中对于海量专利分类的客观需求,设计了7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专利自动分类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的分类效果,从而助力专利分类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方法/过程]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Word2Vec、CNN、RNN、Attention机制等深度学习技术,考虑专利文本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以及分类关键特征,设计Word2Vec+TextCNN、Word2Vec+GRU、Word2Vec+BiGRU、Word2Vec+BiGRU+TextCNN等7种深度学习模型,以中国专利为例,选取IPC主分类号的"部"作为分类依据,对比这7种模型与3种传统分类模型在中文专利分类任务中的效果。[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及强化关键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中文专利分类具有更优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谈《中图法》与地方文献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少岩 《图书馆》1998,(3):54-54
谈《中图法》与地方文献的分类贾少岩(湖南省桃江县图书馆413400)1《中图法》的地区区分及其配号方法《中图法》的地区区分是《中图法》分类的一个重要辅助标准,其立类方法主要有三种:(1)详尽例举。《中图法》一部分地区性类目是一一例举的,如哲学、历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稷下思想是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沧海遗珠,研究如何从稷下研究文献中自动识别出稷下思想,为稷下学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过程] 选取《管子学刊》作为研究数据源,对其收录的部分文本进行11大类附属42小类的思想类别归纳,构建训练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ERNIE微调的JixiaERNIE模型,将稷下思想自动识别映射为文本自动分类问题,利用模型进行自动分类识别。[结果/结论] 通过实验对比得出,构建的JixiaERNIE模型在学习率4e-5、迭代次数为10分类效果达到最优,与基线模型相比,F值提高了7.9%。为进一步增强模型识别分类效果,在模型连接层的基础上加入分类器对比,有效实现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稷下思想自动分类任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行业跨学科文献的跨学科属性及文献特征,探讨行业跨学科文献分类方法;借鉴《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学科分类体系及简明的类目结构,弥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与学科体系不对应、学科专业归属不明确、结构复杂的不足;以水上运输业跨学科文献资源库建设为例,采用人工直接映射方法,通过《学科分类与代码》与《中图法》的映射关联与有效融合,建立与行业跨学科体系对应的文献分类体系,设置通用、实用、简明的行业跨学科文献类目结构,为有效实现行业跨学科书目数据库协同建设、相互操作及书目数据检索共享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对比文件是用以判断专利能否授权或无效的重要文件,针对传统信息检索方法的不足且鲜有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对比文件检索的问题,在引入对比文件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专利相关性判定模型。[方法/过程] 以专利无效判决书中的目标专利与对比文件为数据集进行实验,提取文本相似度、共现词汇和共词数量特征信息,利用GBDT模型将对比文件的检索问题转化为判断其是否相关的分类问题。[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字段数据对分类效果的贡献不同,其中说明书字段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79%、48%和59%,并且多特征集成后的分类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文本相似度的结果,最后对实验错分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本研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分类法映射研究多关注于间接映射方法的实现,对词表类目复杂语义关系研究较少。当前分类法采用大量的组合类目形式表达一些复杂的概念,由于不同类表之间组合类目的特点及作用不同,导致组合类目之间映射存在一定难度。针对DDC和《中图法》除生物科学以外的理学领域类目,分析了组合类目的分布特点,从语义层将组合类目划分为并列关系、属分关系、限制关系、交叉关系四种类型,总结组合类目的两种基本功能,从等同、包含和交叉三种关系类型研究组合类目直接映射的匹配规则,为进一步构建《中图法》和DDC的自动映射系统提供参考依据。表10。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存在的类号比对和类号核对不方便的问题,研制了《中图法》(第四版)辅助分类系统。辅助分类系统具有类目树显示、内容检索、类号参照、类号组配、类号核对等功能,有助于提高分类标引工作的效率,提高文献编目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专利与行业两种分类进行对照的现实意义,然后对专利和行业分类的内容、原则及功能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最后以LED产业为例,采用内容分析、关键词索引和应用文献分布定律的方法,对LED产业的专利分类对照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各个方法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