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树理在1940年代成为一个方向性的作家,他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追求与对民间文化的过分倚重的艺术倾向并没有完全体现毛泽东《在延座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与《讲话》精神既有适应的方面,更潜藏着内在的冲突。这一冲突延续到新中国文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赵树理的当代悲剧。  相似文献   

2.
5月23-26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纪念《在延座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60周年暨2002年学术年会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和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主办。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60多名专家学者会聚在武当山下、汉水之滨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大会紧扣“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当…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典范。《讲话》所构建的文化理论体系,对70年来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讲话》的理论价值体现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理论渊源。《讲话》的应用价值体现于:在文化为人民、表现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文化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文艺大众化”这四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色是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它一开始便呼唤文艺与人民大众重新结合。毛泽东的《讲话》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文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一系列课题,创造了中国几千年从未有过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讲话》表现了丰富的深刻的美学思想。这种同劳动群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活动相联结的理论不会“终结”。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大众化理论的典范之作。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立论基础,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强调社会实践在文艺创造中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文化、文艺的创造性特征,形成了辩证的文艺发展理论。重读《讲话》,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文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针。《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的理论和对浪漫主义理想孜孜以求的精神,孕育出了赵树理、孙犁等一代文学大家。赵树理、陈犁分别属于观察者型和预言者型作家,他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实践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一个揭示现在,一个预言未来。他们都是新的民族文学形式的优秀创造者,都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自身丰富多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离不开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又有自身的思想进程。《实践论》作为反映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以其猁的逻辑结构显示出特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实践论》又不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全部。  相似文献   

8.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大众化理论的典范之作。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立论基础,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强调社会实践在文艺创造中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文化、文艺的创造性特征,形成了辩证的文艺发展理论。重读《讲话》,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文艺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部改造世界观的伟大纳领性文献,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明确而又具体地说明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的方向和方法。《讲话》至今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扬和毛泽东都属于中国现代马克思文艺思想建构中的政治——艺术模式。这是周扬接受《讲话》的理论基础,周扬推行《讲话》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逐步神化《讲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七一”讲话》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文化建设思想虽有不同之处,但基本精神一致;《“七一”讲话》是地《新民主主义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是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血脉相连、休戚相关的。即使是巨星陨落伟人长逝以后,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思想、特别是他的《讲话》的基本精神,仍然衣被后世、光照文坛、厘定文心、砥柱中流,经受住了“反思”、“重估”、贬抑等种种考验,其基本的思想品位和精神蕴含,依然是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价值圭臬和理论风范。当回首《讲话》精神走向文艺实践的五十年风雨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讲话》阐述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系列问题,对现阶段的外国文学工作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讲话》的基本精神出发.联系外国文学工作的现状和一些观念,论析了外国文学工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外国文学的普及工作,中国特色与批判继承外国文学优秀遗产的关系等问题;既有宏观的理论把握,也有针对时弊的实践性议论。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两篇经典性文献。多年来,人们只注重对《讲话》的分析和阐释,而忽略了《意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就两者比较起来看,早在《讲话》发表10年前,鲁迅就在《意见》中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身和大众化等问题上有所论述,后来毛泽东在《讲话》中继承了《意见》的基本精神并有所发展,从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民族化的审美理想──试论《讲话》的美学导向吴本清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大发展。《讲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创造"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崭新命...  相似文献   

1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品,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典范。《讲话》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艺和文化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依然具有明显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要正确看待《讲话》的历史地位,认清它的独特理论贡献。排斥、贬损、否定《讲话》是不正确的。我们要重新学习《讲话》精神,使它在继承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18.
挖掘、梳理和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资源,特别是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建设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四十九周年之际,对几十年来《讲话》研究的最一般情况进行一次反思,以呼唤《讲话》的一袭馨香,化育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的“劲草”。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为纪念《讲话》发表40周年,我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奠基石——<讲话>》。适逢那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兴风作浪,我的文章被人斥之为“过时”。其实,我理解其中之意,指责我的研究课题“过时”,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指责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过时”,已没有理论价值。这种论调,也正是合当时资产阶级自由化  相似文献   

20.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同时又是文艺理论的革命化。革命高于一切,文艺服从并服务于革命就是《讲话》的逻辑起点。《讲话》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阐述了有关文艺的若干问题,从而构建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