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高校实验室大平台建设与发展,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备受关注,对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在实验环境规范、操作安全的前提下聚焦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安全运行、稳定维护,梳理出高校对实验室复杂空间、设施设备的用电需求,以及实验室用能负荷三大方面的安全运行要求。并从提升管理精细度和确定实验室安全隐患点出发,以某科研楼群的能耗监测改造为例,构建基于校园节能监管框架的高校实验室能耗监测平台,最后提出谐波处理、三相平衡、违规用电和突发断电四大类安全隐患的识别与管理策略,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借助西门子SMPT1000实训装置和PCS7过程控制平台,在实验室内完成了催化工艺过程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重点阐述了反应器的进料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开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和检测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控制过程合理、有效且运行稳定,满足了用户需求。反应器的温度、压强和液位3个变量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产品浓度和累积量,控制策略具有很强的工业通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拥有大型质谱光谱类设备,并需要多品种、大用量的气体供应。为了保障气体稳定、持续和高纯度的供应,分析测试中心设计建立了基于集中供气系统的实验室安全防护机制,并健全了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体系。在集中供气系统完备的硬件基础和系统化的管理保障下,确保了实验室大型设备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肖华  王亚刚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2):135-138
针对实验室智能管理方案, 为实现方便快捷的实验室监督设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与云服务器的实验室设备监督控制系统。系统运用基于MQTT的无线Wi Fi模块采集实验设备数据,利用执行终端节点控制实验室设备,结合非阻塞式Node.js技术与MongoDB数据库搭建物联网服务器,将服务器部署在阿里云(ECS)服务器端,使用户可通过Wi-Fi、4G在网页端检测和控制实验室设备。将网页与微信公众平台结合,进行智能交互,实现了实验室、物联网、微信平台三者结合。实验表明,系统性能稳定、成本低、灵活性强、实用性高,实现了实验室设备的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由PLC、触摸屏、变频器构成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系统。该设备可以实现对喷油器的恒速、渐变速、多段速的可靠性测试,同时可以对喷油器进行定转速、定运行周期的喷油量测量,各种模式下运行稳定、可靠,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设备进行视觉识别,主要针对计算机实验室运维情况进行监督和设备识别.当实验室设备终端出现故障,系统服务器端可以获取当前设备终端的运行状况.通过服务器端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当前设备终端界面图像信息,并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识别,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分析结果及解决方案推送给用户,对用户当前设备异常给出合理性的解决方案.识别算法时效性高,响应时间短,基本满足实验室日常运维需求,对用户解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因为无功功率在用电设备运行中不做功,所以其收费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无功功率在电动机、变压器等用电设备运行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电路内进行电场与磁场的能量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当电网无功功率不足时,电网的电压将降低;当电网无功功率过剩时,电网电压将上升,影响电网经济和安全运行.导致电网无功功率不足和过剩的主要问题是电力用户用电设备的无功补偿问题.随着电子电能表的发展,无功功率收费成为可能,这是合理解决用户用电设备无功补偿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用电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电力系统结构复杂,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着社会供电的稳定。当前社会电网规模较大,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仍存在着严重不足,供电故障频发。电力企业必须融合先进技术,故对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探讨,旨在提高变电设备的维护技术,切实保障社会用电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目前基于WEB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用户的不足,提出利用J2ME和J2EE相结合的技术,以手机作为接收消息的客户端,让用户能随时随地了解实验室相关信息,服务器端利用J2EE技术实现。开通GPRS后,用户通过手机方便了解实验室相关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流量少,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实验室管理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目前基于WEB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用户的不足,提出利用J2ME和J2EE相结合的技术,以手机作为接收消息的客户端,让用户能随时随地了解实验室相关信息,服务器端利用J2EE技术实现。开通GPRS后,用户通过手机方便了解实验室相关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流量少,操作简单,能有效促进实验室管理和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进入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少,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较弱。进入大学后,实验室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本文在分析化学类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形式上要分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在内容上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在制度上要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进入实验室的机会比较少,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较弱。进入大学后,实验室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本文在分析化学类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形式上要分层次、多种形式相结合,在内容上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在制度上要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培养煤矿职工安全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因此,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等手段强化职工安全主体意识,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在不断创新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中提高矿工安全素质,搞好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安全“四个全覆盖”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基础上,提出并落实了清洁卫生全覆盖、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安全防护全覆盖以及安全巡查全覆盖的实验室安全“四个全覆盖”发展策略。坚持实事求是,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为工作重点,以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为工作抓手,通过多年实践,逐步提升实验室师生员工安全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为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长效常态化管理机制的形成,提出了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视角,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构建一套符合高校特色和当前发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新体系,为科研育人提供安全保障,为实践育人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执政安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针对当时可能会影响执政安全的几大风险领域,提出了许多如何规避风险、确保安全执政、稳固执政地位的具有独到见解的执政安全思想。本文正是从邓小平特别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出发,系统阐述了邓小平三大执政安全重点,即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思想。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安全包括受检者安全及设备安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团队通过对进行磁共振科研扫描的人员实施标准化的磁共振安全教育,包括课上部分(理论知识、现实案例展示)和课下部分(磁共振岗位实习),可以保障受检者及设备的安全,保证科研扫描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足之处有:科研扫描人员仅能进行基本的科研扫描,而且一旦出现危及受检者安全或设备安全的情况,容易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18.
谈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体现为人类群体生活及生产中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文章从安全文化的功能、管理、建设等方面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拥有一个健康和安全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是一所大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鉴于各类安全事故在我国高校时有发生,在详细调研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网上公开的相关环境健康与安全的法规与设施的基础上,综述了美国大学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的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以及如何制定相关校园安全制度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的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制定与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使得实验室安全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自主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然要求。该文结合北京理工大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实施状况,着重围绕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管理方式的转变、安全激励机制的建立、安全活动质量的提高等4个方面,论述在高等学校以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