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公共信息已成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对于国家、社会、公众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信息开放与服务的现状与不足,并为加强公共信息开放与服务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也是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窗口.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填补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真空地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府"信息寻租"行为的产生,同时可以培养和提高公共信息资源利用主体的信息素养."公共性"、"公益性"及"公平性"使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具备有利的基础,专业的信息人才队伍和设施是其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公共图书馆应从深层次开发和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建立信息服务共享网络等入手,以保证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信息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正向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经营企业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在剖析我国公共信息服务输送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我国公共信息环境的因素,即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的配置、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以及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的需求与协调。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4.
信息的开放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开放公共信息,有利于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首先论述了开放数据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开展的制约因素,并以英美两国国家档案馆为例分析了档案部门参与开放数据建设的主要途径,最后认为档案馆作为一种社会信息制度在档案事业新常态时期应切实履行公共信息服务职责、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形式、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创建开放数据再利用亮点工程.  相似文献   

6.
开放公共信息的原则与图书馆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出现以后,开放公共信息的原则就已在图书馆面向公众服务的精神中孕育,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明确肯定与保障。开放公共信息的原则是推动信息社会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解读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义堃 《图书馆论坛》2007,27(1):101-103
从公共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比较出发,指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维度,导致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只有明确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有限责任,加强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信息资源,它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决定因素.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性、广泛性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主体特征,即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对公共信息资源主客体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9.
从公共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厘清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公共信息服务均等化制度的构建基础,分析了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以及扩大公共信息资源覆盖率是健全和完善图书馆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对在线开放课程供给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模式构建与运行的机理。[方法/过程] 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公共物品属性及其建设意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Coursera、Udacity、edX、爱课程、清华学堂在线、智慧树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为对象,分析供给主体结构、主体角色作用、主体作用力差异而导致的公共性差异。[结果/结论] 提出形成专业化建设分工合作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公共信息服务标准、加强社会共治法治化等在线开放课程服务的社会共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方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制作标准机读目录数据。以此达到社会性的数据资源共享。随着信息产业的日益发展,图书馆对教育、科研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策略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它能够给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需要,用户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与其自身信息素质密切相关。文章从公共信息资源用户信息素质现存问题入手,分析对公共信息用户信息素质培养的战略意义,尝试性地提出培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已成为国人之必需。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和完善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5.
如梦亦如电:美国近代图书馆业如是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代美国图书馆事业发轫于资源共享。全国依仗私人、政府、企业机关等的捐赠和资助,在不同的图书馆积累了亿万本图书与其他知识资源。通过优越的检索与传递系统,绝大部分的人民都能利用馆际互借,享用绝大部分的知识宝藏。资讯爆炸促进技术的发展,使资讯共享更为快捷方便而增加使用量。因此由于供求的循环冲击,并受到社会的公信,美国图书馆业将继续迈进。以后的专业高峰,不限于势在必行的“数字图书馆”,也应该是还没有受到充分注意而万分重要的“资讯启蒙”。在资源共享的范畴上,将趋向全球共享才可以满足个别图书馆的需求。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6.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释义及其制度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变得日益重要.文章主要探析了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涵义和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制度溯源.  相似文献   

17.
金胜勇  宋家梅 《图书馆论坛》2011,31(6):88-94,126
非传统公共图书馆是指由非政府团体、企业或个人举办,向全社会开放,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区域、组织或群体的图书馆.我国的非传统公共图书馆主要有社区图书馆、大学城图书馆、工业园区图书馆三种类型.非传统公共图书馆应采取“三轮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即图书馆产权人承担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人员的基本开支,以适当的有偿服务解决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人员其他开支,以其他社会力量作为图书馆经费来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带有公共性质的资源,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极易产生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问题。公共信息资源的商品化,一方面既可能导致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信息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最大管理主体,政府应该区别对待公共信息资源两种不同的商品化趋向,采取相应的对策,扬长避短,使信息资源实现配置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从多途径建设数字教学参考资源、积极实施教育发展计划、课件开发和定制服务、建立课程资源库、提供服务使用教程、开展教育资源推荐和订阅服务、开发应用程序支持教学服务等7个方面对纽约公共图书馆开展基础教育支持服务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调查,发现纽约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基础教育支持服务上具有典型性。据此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应借鉴纽约公共图书馆基础教育支持服务的成功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建设教学资源、提供信息导航和教程服务、培养基础教育支持服务的学科馆员、构建教学资源捐赠数据库、建立基础教育支持服务课程试卷服务平台、开展数字课程资源定制服务、建立服务评估机制等,以更积极有效地开展基础教育支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Information is a resource for development, which every country, developed or developing, must use to produce a national outlook. Many people view it as a raw material and commodity capable of being exploited for personal gains and for the good of a nation. However, the idea of an information society is not a global phenomenon. While there is a glut of inform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dearth in developing one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lag,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ormation divide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