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该文以机械工程教育为例,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验体系、创新活动管理体系3个方面,重点介绍创新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开河 《教育探索》2001,(10):35-36
教育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教育观念的创新、课堂教学的创新、学生学习的创新、教育管理的创新等方面谈点浅见。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和动力。我们在观念创新中倡导树立四种新型观念:终身教育观念、职业责任观念、人文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造性个性观念。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学生都应牢固树立此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要求。 ──教师应进一步增强对教育的责任心,强化职业责任,并以此自律。 ──树…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术界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三种不同的观点。技术决定论坚持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的观点;制度决定论强调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主张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影响论则认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评析国内外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应用现状及必要性,对如何加快我国国企技术创新步伐提出了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了技术创新必须与企业市场需求、企业领导素质及加强企业管理和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个较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溯源考察,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指出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提出要深化经济,科技、企业、金融、人事等各项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创业制度,企业制度,市场经济制度,投融资制度和人才制度。  相似文献   

6.
创新来源于教育,文章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脑开发,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协调能力,培养养学生灵活、自信、开放、探索和坚持不懈的个性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论证了机械创新大赛对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作用,因此,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非常必要,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面前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即要做到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塑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强化创新性教育教学的模式、强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创建田间创新开放实验室,培养农科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创建田间创新开放实验室,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逐步参与教师课题,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训练.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有的在校期间就能发表论文,获得专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构建创新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构建创新教学体系,营造各类教育教学创新平台。为此,必须改进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环境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和谐促创新     
为了追求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创新,笔者以为:应重建学校文化,让师生自觉营造文化氛围,陶冶情操,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提倡自主管理,法治、德治、情治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many of the world's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hifted from an industrial economy to a knowledge economy, one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have paid very little scholarly attention to this economic shift, although it has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After all, educational historians have repeatedly shown how today's schools were design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o meet the economic needs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if that economy is a thing of the past, then many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schools may become obsolete. In today's knowledge society, creativity always occurs in complex collaborative and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eams and organizations innovate using open-ended, improvisational group processes. I argue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structured around disciplined improvisation, and I advocate the use of situate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building activities. I argue that creative collaboration in classrooms aligns with the social nature of innovation in today's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当前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创新网站,但现有的创新网站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新的创新网站.其设计特色在于:动态网页和大量新颖的创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方法培训网页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充足的创新网络资源方便了学生的查阅;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实验室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实验室的组织运行情况,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类创新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创新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入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中国地质大学电子信息创新基地的建设,介绍和总结了创新基地的建设经验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用思想和观念创新实现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 9月 8日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概念 ,并将教育创新提到了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的高度 ,强调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创新活动必然呼唤教育创新。高等教育作为各类教育的龙头 ,正在逐步走向经济和文…  相似文献   

18.
管理革新与高校实验室创新文化的塑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校实验室的创新文化是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是一种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知识、科研、熏陶等功能并激发创新行为的文化氛围.在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创新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理论,从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能本管理、扁平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有利于创新文化生成与持续优化的高校实验室现代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点,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推动创新的直接动力.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体化过程,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各级创新教育的衔接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环的滞后与欠缺都会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建立一体化的协作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情况,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标志的和谐意识形态,在理论内涵、主要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