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面对加入WTO后国外同业的强大竞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国有银行的基本现状可用“高、低、差”来形容:不良资产比例高,资本充实率低,营利能力差、公司治理结构落后。在注资之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其资产损失严重,不良贷款中损失约9 000亿元,非信贷损失4 000亿元,扣除这些损失,资本金几乎等于零。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均利润1万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境内外资银行的1/25。主要原因是不良资产的比重比较高(据统计,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高达20%,接近20 000亿)资本充实…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作为市场化的融资工具,有助于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处置情况,进而提出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同时,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讧券化的前提条件、特点和基本模式,并阐明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意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并在操作环节和政府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进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大的课题,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已高达25%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东欧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政策法规的改革、金融体制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为解决不良资产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因此在我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经济转轨国家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贵金不足,金融监管不力,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外部原因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原因及体制的原因,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应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加快金融法制建设,改革金融部门人事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防范与降低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推进我国国有银行上市,对于我国国有银行自身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宇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82-84
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内容框架和我国现有五级分类贷款的局限性,说明了内部评级法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出路,指出我国目前实施IRB法存在的问题及IRB法在我国实施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价格领域,尤其是商品价格领域基本实现市场化了;在要素领域,价格也已放开,但约束依然存在,比如利率,仍由中央银行集中管制。这严重阻碍了市场制度在中国的全面建立和有效运行。为什么我国的银行利率迟迟不能市场化,从而按照市场来配置我们的金融资源呢?就这个问题,笔者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特殊关系,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谜团,找到了影响我国国有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历史原因——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并在这个背景之下,笔者探讨了我国国有银行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改善资本金状况,从而为利率的市场化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王可 《中国科技信息》2005,(10):235-236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有企业严重亏损,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国有银行也进入了亏损的阶段。面临着2006年底中国对WT0的承诺将全面引入各种类型的竞争,取消在竞争方面的限制,因此加强了四大商业银行改革的是当前一项紧迫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不良资产存量巨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探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途径、新方法就势在必行。把产业链的概念引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这核心的难题。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较大比重的不良资产,这对金融脆弱性具有放大机制,从而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文章探讨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从宏观经济角度、金融体系、债务重组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 ,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已经完成 ,接下来将进入实质性的处置阶段。债转股作为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双重困难的一种办法 ,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目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 ,国有银行商业化程度不高 ,配套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的环境下 ,债转股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就债转股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1 道德风险不容忽视首先 ,就国有企业而言 ,债转股容易给企业造成某种程度债务豁免的预期 ,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争取这顿“免费的午餐”。许多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 ,在国家有…  相似文献   

12.
推进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194-195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迅速。1998年税收收入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991.60亿元,2002年和2004年分别跨越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2005年达到36375.32亿元。“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速为18.0%。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增长,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税收的信息化,现代化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艾涛 《科技广场》2006,(9):52-53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信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偏高,其中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就是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一历史包袱直到目前为止仍未清理完毕。而且由于风险防范机制仍不完善,在新的业务拓展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不良贷款产生,形成了边清理边产生的恶性循环。本文从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现状出发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如何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等国外各机构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而这些报告都明确地指出了目前中国银行业所存在的5000-6000亿美元的巨大不良贷款为最大风险,它是严重阻碍国内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国承诺的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承诺的到来,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和剥离也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美国和日本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出发,探索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经验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处理不良资产成功经验的剖析,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和重组的一些措施,包括从源头上要有效控制房地产泡沫,以及对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借鉴美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对我国不良资产进行有效重组,使我国的银行业重现活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低了,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严重困扰金融业的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金融工作的中心。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用任何一种单一的力量、方式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都会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而无法操作。所以化解与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应从政府、企业、银行及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共同着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存在着大量不良资产且不断增长,严重危害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根源主要是产权制度缺陷和信息、交易成本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解决方案及其不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并说明了通过促进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投资合作能解决产生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问题,且这种投资合作有其内在可能性和外部可能的激励机制即有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不断累积以及由此引出的日益严重和突出的金融乃至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从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予以解决的思路,对资产证券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不良资产的构成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良资产概念的内涵来看,“不良”,既指资产的质量差,也指资产丧失部分价格或使用价值,还可以是指资产不能正常参加运转等。不管其表现形式怎样,不良资产是有问题的资产,其实质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应有的经济利益,但该资产还以一定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既有政策、体制、企业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的原因,需要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对此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