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短跑成绩的提高由很多因素决定,短跑全程跑的时间,取决于运动员途中跑的速度、跑动的效果以及速度耐力,短跑技术包括起动、起动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要提高短跑水平除重视运动员的选材,在高水平的训练基础上掌握合理的短跑技术外.主要靠改进跑的技术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R遥测肌电仪和“爱捷”运动图像解析系统软件,对比分析受试者在做短跑专门性练习如车轮跑、后蹬跑、高抬腿跑与在做短跑途中跑时右腿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半键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和臀大肌的肌电特征和肌肉工作机制.结果表明,肌电贡献率在车轮跑时与途中跑基本一致,股外侧肌与股内侧肌在后蹬跑和短跑途中跑的支撑腿后蹬动作阶段中存在贡献率显著性差异,股外侧肌与半腱肌在高抬腿与短跑途中跑的摆动腿下压着地动作阶段的贡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训练时应强化车轮跑,改进高抬腿跑,慎用后蹬跑.  相似文献   

3.
短跑与接力跑组合的组织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与接力跑组合的组织教学法洪国武(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合肥230036)1短跑与接力跑的有机组合在短跑教学中,习惯于只做一些跑的专门性练习、起跑练习、加速跑及途中跑练习等,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练习,教学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压力,学生只好按老师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短跑教学及训练中,一般采用大量跑的专门练习来掌握和改进途中跑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短距离跑的技术特点和少年基础训练的特点,在短距离跑的教学训练中应重点抓好途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经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100m途中跑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希望对100m途中跑技术的教学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12-14岁的少儿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术期,屯是速度训练的王桂时期,为了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适当采用助力训练手段对提高其速度是大有益处的.常用的助力训练方法的;1用一条20米长的位皮筋会在运动目的腰部,练习时运动员以站丘式起跑开始,听发今后起跑,可重复5一百次,该练习有助子提高步《,使起跑后加这更积极.2短距离下坡跑,波长3O-60束,波及6“-8“,以克技术变形,下次结束时再按一段在边跑,重复4-8次,该练习消除“速度障碍”.3四分之三士迅跑接四分之一下坡跑.土运长为60-150来不等,下波长为30-80采,坡度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7.
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的划分是分析短跑技术的动作的基础,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学院专修和普修田径教材关于“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划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教材对途中跑动作周期分析中存在不足,确定了短跑动作周期新的划分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男子100m板鞋竞速前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途中跑技术动作的原理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以期清晰的掌握板鞋运动员途中跑阶段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用于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训练内容对男子百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法将受试分成三个小组,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第一个小组根据100m跑的技术特点采用与100m跑的动作结构和特点相似的跑跳组合练习;第二个小组采用以杠铃负重为主的力量练习;第三个小组只重复进行跑的形式的练习,实验期为三个月。结果显示出:第一个小组受试比第二、第三个小组受试的速度提高幅度大,成绩进步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结合专项动作结构进行跑跳组合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提高体育院系男子短跑专项成绩的指导思想或具体方法,而以杠铃负重练习等形式作为短跑专项力量练习的,在安排和具体方法上还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以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100m板鞋竞速前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速摄像对女子板鞋竞速运动员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图像分析,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途中跑关键技术动作的原理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依据人体运动规律及动作技术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探索女子100m板鞋竞速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为女子100m板鞋的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着地缓冲对我国男子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中外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特点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途中跑整体技术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短跑传统技术原理和长期采用的技术专门练习是造成中外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差异的原因;也是影响我国短跑途中跑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后蹬动作作为途中跑的核心技术,它决定着跑的技术特征和效果,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主要技术因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途中跑的后蹬角度人手,对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指标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外优秀短跑运动员“以伸髓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和我国短跑运动员“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特点;提出了改进我国运动员100m途中跑技术,由“以伸膝为主导”的后蹬技术转变为“以伸髓为主导”后蹬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百米速度与成绩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位国内外百米男子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现场拍摄法,对百米起跑加速段、途中跑加速段、途中跑最大速度段和终点段落四个段落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中的逐步筛选法,建立了百米速度与成绩的回归方程,使教练员在训练中,可以通过运动员的加速段和途中跑的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和手段,使百米成绩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为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技巧运动的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中所采用的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更快的掌握技术准备条件.在准备活动中的练习,有的是随着课的内容改变而改变,有的是经常需要做的.随着课的内容和训练水平改变而改变的练习,是学习某个动作的引导练习.这练习有:(1)正确的走和跑:这是技巧运动中翻腾动作的助跑所必须的练习,翻腾动作的助跑对有力的踏眺和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有密切的联系,不然将大大的影响翻腾动作的质量.例如:助跑前空翻,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讨短跑途中跑技术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方法对我院20名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下肢摆动技术进行训练实验,训练实验表明:有针对性的造反下肢摆动伸髋和着地技术训练,能有效的改进途中跑技术,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姿势控制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专业体育院校18名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姿势控制训练组(实验组)9人,非姿势控制训练组(对照组)9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组控制异常动作,规定相应动作节奏,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相同训练量和强度的练习方法,受试者自选身体姿势。训练结束后选取相关项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测试结果,比较训练前后加速和滑行能力指标变化。结果:8周训练后,实验组30 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测试成绩均显著性提高(P<001),立定三级跳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30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实验组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8周姿势控制训练显著提升了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陆上姿势控制训练效果可较好迁移至冰上,对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成绩提高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视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多年训练经验,对短跑运动员速度—力量性项目中100m途中跑下肢摆动能力训练进行研究,主要从摆动腿技术分类、常见的错误摆动动作、训练中改进方法和手段三方面进行论述,并得出导致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是专项速度发展不平衡、技术动作概念混淆不清、训练理念有偏差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途中跑是短跑最重要的技术过程,在支撑阶段,支撑腿与摆动腿在时空上的精确协同是途中跑技术的核心,并构成一个动作系统。通过运动学测试分析、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支撑摆动动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环节的协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下肢运动学参数是如何通过系统的改变影响跑速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我们一直将100 m跑全程速度结构划分为起跑阶段、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途中跑阶段和终点跑阶段,并以这种理论指导训练实践;然而,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种划分方式的合理性越来越遭到质疑.通过归纳、分析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将100 m跑全程速度结构划分为起跑阶段、起跑加速段、途中继续加速段、最大速度点、减速阶段可以更好地对100 m跑全程速度特征进行清晰的分析,而且,这种划分是符合100 m跑运动学特征的,同时有利于对100 m跑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塑胶跑道对百米途中跑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组织拍摄了具有一定运动水平的学生同人同期在两种跑道上高速跑的影片,采用运动学研究方法对塑胶跑道与土跑道上跑的跑速、步幅结构、蹬伸与摆动等技术做了分析比较,以参数为根据简述了在塑胶跑道上100米途中跑的动作特征和技术要求,可供教学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