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为别人所信服的力量.一般而言,中学校长的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性威信,是指作为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权力而产生的威信;二是非权力性威信,是由于校长本身的知识水平、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自愿接受并由衷佩服而形成的威信.可以说,校长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在中学管理中校长如何建立威信及其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校长的威信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而非权力因素则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校长的威信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3,(14):56-57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管理学校除了正当的权力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外,还需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所谓非权力因素,指的是校长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诚信、威信。作为校长,该如何发挥非权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呢?以高尚的道德树立个人威信。校长要有高尚的道德,为广大师生作好表率。校长应忠厚、仁义、正直、谦虚、胸怀坦荡,凡事开诚布公,充分讨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集思广益,办好学校。  相似文献   

5.
管理学校除了正当的权力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外,还需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的作用.所谓非权力因素,指的是校长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诚信、威信.作为校长,该如何发挥非权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正>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校长是决定因素。而校长威信的高低又是关系到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它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权力因素之外的因素——非权力因素,是学校管理的具体操作中校长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威信     
校长的威信不是靠“上面”封的,也不是靠权力树的。职权与威信两者同为权力的基本要素,但不能认为有职权就一定有权威。职务产生的力量是一种外来的力,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外因”,而由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威信,是行使权力、发挥影响力的“内因”。实践表明,如果校长在教师中丧失了威信,运用权力时就得不到群众广泛、有力的支持,最终校长是有呼无应,举步艰难。相反,有的工作在二线的校长,虽不拥有职权,而德高望重,仍可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指挥者。校长必须有威信,才能在工作中有效地组织指挥。校长威信的高低,会影响到学校凝聚力和办学效益,因此校长要加强自身威信的建设。 威信,一方面来自权力性的威望,另一方面来自民众的信任。前者是权力性威信,后者是非权力性威信,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校长在加强自身威信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自身非权力性威信的建设,才能增强权力性威信,提高实施组织指挥效益。那么,从哪些方面强化建设呢?下面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廉洁吃苦,敢于负责 校长廉洁奉公要带头过好金钱关,不徇私…  相似文献   

9.
树立自身威信术威信包含“威”和“信”两种意义。作为校长的“威”是国家赋予的权力所具有的对下属的震慑力,而“信”则是指校长自身的业务能力、工作方法、品行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威”的基础。一个校长若没有业务能力、工作蛮干、品行低劣,是谈不上搞好一所学校的。无“信”则无“威”。要使自身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校长,首先应该不断地在业务能力、管理技巧等方面充实自己。其次,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至今,凡成功的领导者,无不从正自身始。曹操“割发代首”、毛泽东令岸英“抗美援朝”……许多领导之所以…  相似文献   

10.
威信包含“威”和“信”两种意义。作为校长的“威”是国家赋予的权力所具有的对下属的震慑力,而“信”则是指校长自身的业务能力、工作方法、品行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威”的基础。一个校长若没有业务能力、工作蛮干、品行低劣,是谈不上搞好一所学校的。无“信”则无“威”。要使自身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校长,首先应该不断地在业务能力、管理技巧等方面充实自己。其次,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至今,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校长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校长能否带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校长的领导威信,除了一部分来自上级领导授予的权力威信外,更主要的是建立在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发自内心认可基础上的非权力威信。威信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和学生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威信重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职业心理。教师的威信分为两种: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指教师的行政权力或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威信;信服威信,是指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非凡的教学能力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作风,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  相似文献   

13.
一名合格的校长,在教师们心目中,应该具有崇高的威信。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没有威信的校长就等于失掉了群众。而失掉群众的校长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无法做好工作的,所以,他自然就是一名不合格的校长。显然,威信是校长必备的条件。威信不是靠权力树立起来的,靠手中的权力树立起来的是权威。权威对被领导者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震撼力,并能从某种程度上对工作有所推动,但是,对教师们来说,并  相似文献   

14.
在谈校长威信之前,先搞清楚什么是威信。威信是使人信服、自愿接受某种控制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它体现出学校领导人在管人、理财、处事、用物上的经验和理论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是领导人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这个定义实质上属于威信的一种,即信服威信。威信分为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领导的职务权力所产生的必须服从和接受的权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作为学校的校长,要能领导教职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应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而且在群众中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威信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威信靠实践,而不靠权力。威信靠实践,威信不靠宣言。顾名思义,“威信”落脚是“信”,“信”是基础,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校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拥有两种影响力。一种是权力影响力,一种是非权力影响力,这两种影响力是校长实现领导功能、治校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所谓权力影响力是校长依凭地位和职权进行发号施令来实现其领导功能的一种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则是校长以其品格、知识能力、业务水平和情感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为感召力来影响全校广大师生,从而实现其领导功能的一种权力影响力。作为一名校长,要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拥有较高威信,就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非权力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着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非权力因素是由校长自身的品德、学识、能力、感情、观念、资历等个人综合素质构成的,是校长治校威信的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卫星 《教书育人》2011,(32):65-66
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教师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在学校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新任校长由于刚到一所陌生的学校上任,全体教师都拭目以待,学校工作能否稳定而又正常的开展,关键是看新任校长能否在短期内树立威信。那么,新  相似文献   

19.
校长的权力是指校长管理学校的权力,是由校长的职务权力、校长的威信与威望形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以及校长管理的人文技巧形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构成。校长的用权艺术表现为善于运用权力取得多方面的效果,多种管理方式配合运用,明确管理权限恰当选择管理方式,既要善于决策又要善于沟通,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校长岗位上已工作了十几个春秋 ,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 ,就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以期得到专家与同仁的赐教。一、校长威信的本质校长威信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并激发其主人翁精神 ,提高学校育人水平的精神感召力 ;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它一方面是校长的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通过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二、校长威信的构成要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