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孔子的美学思想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为内容的礼乐美学思想,体现了一种以“礼乐相亲”为审美原则的规范之美或秩序之美;其二,以“游于艺”、“尽美尽善”、“绘事后素”等为内容的艺术美学思想,在标明了对待艺术的态度——“游”之外,一方面体现了一种以“绘事后素”为审美追求的自然美倾爱,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以“善美相成”为审美标准的“和谐之美”诉求;其三,以“仁”为核心,以“文质彬彬”为审美理想的人格美学思想,生发出了一种以“文质协调”为审美法度的人格美水准。孔子的这些美学思想成为儒家审美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个体人格以“和”为美、人际以“和”为美与天人以“和”为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内在意蕴。孔子强调个体人格之“和”是实现天地万物之“和”的根本。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3.
儒家以“仁”为思想核心,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对官德的论述也相当丰富,孔子在其官德思想中,把吏德、君德看作是统一整体,其官德思想为:为官以“仁”,为官以“德”,为官以“礼”,为官以“民”,为官以“克己修身”。这是我国古代“德治”的基本精神,这一思想在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中得到诠释,对当代为官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荀子“以政裕民”的政治主张是对儒家裕民富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以政裕民”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看到了人民富裕与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以政裕民”必须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执行强硬的治吏措施,“裕民”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局稳定。荀子的这一政治主张客观上保护了广大民众的利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以政裕民”思想的合理继承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范畴是“仁”。其“仁学”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独具特质的以人为主体 ,以“仁”为成“人”目的的人文精神。孔子的成“人”思想 ,既对成“人”之性做了内在规定 ,又构建了成“人”的三种人格境界 ,同时提出了关于如何成“人”的重要见解。他的成“人”思想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的道德教育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辩证地扬弃了其中的糟粕。其中主要包括:在先秦“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标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春秋时期“集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为特征的集体主义伦理思想;以先秦时期的“自律”思想为基础,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立人”思想是“五四”时期许多激进知识分子共同的启蒙思想,林语堂也以“浮躁凌厉”的姿态极力呼唤“科学”、主张“欧化”和提倡“幽默”,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其目的与视点迥异于鲁迅等其他知识分子,表现了他“立人”思想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完整地了解林语堂的人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儒家“恕”道思想自孔子到二程,内涵不断拓展。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恕,先秦儒家的“恕”思想大体继承孔子,汉唐基于“如心为恕”的角度,强调以心度心,二程把“恕”置于天道的高度,核心论述“推己及物,养人之道”。二程“恕”道思想从成己开始,以成就他人为目标,以兼济天下为理想,以“公理施之于人”为方法,避免“恕”道的庸俗化理解,强调了“恕”不会造成对他者的强迫,形成了完整的恕道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火喻教”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言说方式。西方“以火喻教”思想主要包括以火喻教、以火喻师、以火喻学。善于从观火、用火、爱火中对教育进行言说,是西方思想家的重要方法论。对其根源进行探析,城邦民主、火崇拜分别构成了西方“以火喻教”思想的政治根源、文化根源。“以火喻教”思想极具西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论谢赫“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赫以“气韵生动”为首的绘画“六法”,全面地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美学的角度,着重剖析了“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总结了其中“气”、“韵”和“生动”各自不同层次的哲学美学品质,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儒家对于“心性论”思想的探索始于孔子,而“心性论”思想的真正创立者是孟子,他提出人性具有的“善性”是“心性论”思想具有的本来面目,人性具有的“善端”是“心性论”思想的道德情感的根本依据,“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构建了以“人性论”为基础、心性修养为内容和道德价值为取向的儒家“心性论”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心性论”在后世获得空前发展,尤其是经历唐代韩愈、李翱的儒学复兴运动,及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创建,儒学“心性论”不断理论化、系统化,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理论。最终,儒家“心性论”思想由“人性论”、“伦理论”、“修养论”走向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从而构建了全方位的、立体的、全息的儒家“心性论”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钱秋菊 《江西教育》2022,(44):23-24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建构,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议题”为起点,以“素养”为核心,以“生活”为旨归,让“活动型课堂”的建构有高度、有深度。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的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四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 工作的重要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4.
闫艳 《教育导刊》2014,(12):13-15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之“应是”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之“所是”为基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所是”不清则会出现“应是”不明。本文通过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追问及反思,为澄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是”及创新取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此后,思想理论界对此给予了广泛的关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提出“以德治国”的背景及意义为什么我们党在提出“依法治国”治国方略之后提出“以德治国”方略,这是学术界着力探讨的热点,也是弄清楚“以德治国”思想精神实质的关键。学者认为,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以德治国”思想是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社会主义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法制建设思想是毛泽东、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而逐步完善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法制建设理念,创新并发展了“依法治国”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江泽民法制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依法治国”方略得到确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逐步增强。江泽民法制建设思想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先秦货殖思想家中,对货殖“取予”思想有独到见解的,首推白圭,其“取予以时”思想最具代表性。老子的“欲取固与”思想,孔子的“惠而不费”思想,管子的“形予实取”思想,也体现了“先予后取,以予为取”的精髓。先秦贷殖家白圭及老子、孔子、管子的“取予”思想,独具中国特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立娟 《中国德育》2007,2(7):55-56
中国自古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构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目标、以“大道”和“王道”为理想,要求为政者进行德政、德教的德治理论体系。孔子的德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中和”思想的探究是朱熹真正建立其哲学体系的开始.朱熹的“中和”思想历经了“中和旧说”与“中和新说”两个阶段.旧说以“性为未发,心为已发”论之,新说则从心统贯“未发已发”角度来论之.虽几经曲折,但逐渐确立了以“心统性情”来融摄“中和”思想的哲学体系.然朱熹虽以孟子的心性、道德思想作为其理论依托,但最终成就的则是与孟子不同的一套为学路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学生资助指导思想的嬗变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大学生资助指导思想先后历经了从“宗教、慈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为了国家利益”思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人力资本投资”思想→“扩大选择自由”思想→“成本分担”六大理念的嬗变,它在三方面给我们以借鉴:一是指导思想要多元化,以共构资助大厦;二是资助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三是注重多元思想指导下的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