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南昌大学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建设1.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南昌大学自2005年秋季开始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已经讲授了7轮.本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理念,从身边的数学、数学典故和数学问题出发,讲授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是人类文化的构成,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作为数学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传递、复制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在发展、构建着数学文化.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课程的文化内涵,努力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让课程文化点亮数学教学.1课程文化与数学教学的关系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数学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能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还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也是敦促教师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教师依旧沿用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数学文化的渗透,长此以往不仅阻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还会制约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深入讲授数学史等方式,带领学生追溯数学的根源;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数学游戏,拨开数学学科的迷雾;可以在课堂授课中运用数学典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这两天参加这个研讨会,听了严加安院士、杨叔子院士和史宁中校长等的专题演讲及许多代表的发言,感到收获很大,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启发我对高校数学文化类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在高校,应当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可以在程度不同的知识载体上揭示数学文化,分层次开设;适宜采用专题系列讲座,作为必修课、必选课、公共选修课或者是作一些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开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高中校本课程"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思考.开发与实施该课程时,应着力凸显"四性":趣味性、人文性、应用性、思想性,呈现凸显"四性"的教学案例,并将其作为开发与实施高中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课程设置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与逻辑4大领域,并指明数学类通识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的补充,校本课程可以给予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开展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文化教学获得重视的背景下,加强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落实数学文化教学的有效教学探索。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数学文化教学意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的建设,对初中数学文化教学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课标规定,开发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数学文化教学实效,从而更好地探索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及各种文化的联系等.数学文化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情景性与系统性、故事性与思考性、趣味性与严谨性、通俗性与经典性、应用性与学术性、史学价值与可接受性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以增强数学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数学文化类课程在全国高校蓬勃兴起与迅速发展,2011年7月14日至15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专家报告不仅水平高,而且内容丰富,为全国数学教育同仁带来了营养丰富的数学文化大餐.我刊将陆续对这次盛会报告内容予以报道.其中,本期报道的是开幕式与闭幕式的一些领导与重要专家讲话、会议纪要以及4个重要大会报告的压缩稿.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数学文化》课程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但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少《数学文化》这门课程。《数学文化》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程,是针对数学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结合数学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项目力图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及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加深学习者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对程度不同的知识载体分层次开设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董晔 《山东教育》2021,(10):44-45
数学文化学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数学学科的丰富价值和深厚内涵。自2004年起,随着数学欣赏课的开辟,我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拉开了序幕。16年来,我们在促进学科知识教育与学科文化教育的融合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特别是近三年,我们以“以文化课程建设,促学科素养提升”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将数学必修课作为数学文化积淀的主阵地,将数学选修课作为数学文化提升的补充和延伸:“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融合学科知识和学科文化,研发了“一听二做”的居家自主学习模式,为我校基于互联网的素质教育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径。同时,我们研究“数学文化”课程评价体系、打造具有“数学文化气质”的团队、进行“阅读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开元特色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数学类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渠道.课程思政背景下,把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数学类课程,树立科学世界观;把中华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数学类课程,坚定文化自信;把国家建设与社会时政融入数学类课程,厚植爱国情怀;把生产生活实践融入数学类课程,培养创新意识;把数学之美融入数学类课程,提升美学...  相似文献   

15.
理想中的数学教育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学习实用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现实中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用,数学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为了消弭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坚持数学文化课程的设计原则: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趣的,了解数学的有用性;让学生参与动手和操作,给学生科普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让学生能大致理解课程内容;要体现数学的美感。精心选择主题开展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探索,课程结束时让学生依据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两个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适时提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构建数学文化课程,强化数学文化课程的教育价值,改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将"数学史选讲"打造为"数学文化课程",有助于培育一个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1台湾"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概况近年来,台湾高校开设一些关于数学与文化的通识课程.以2010学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一百六十多所高校有60所共开设相关通识课程一百二十门左右.这说明数学与文化通识课程,已经成了台湾高校通识课程的重要成分.台湾的通识教育除了极少数高校规定必修核心课程之外,多数通识课程都是分类自由选修,各校自行规划分类选修的类别(多数是三、四类,也有多达8类),数学与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学海 《科幻画报》2023,(5):182-183
八年级《数学文化赏析》是一门较为知名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该课程结合八年级教学内容,从文化角度出发编写了历史文化故事、文化感受与文化赏析等重要的教学内容。透过《数学文化赏析》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进一步厘清初中数学文化教学中从文化内核、文化价值出发的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路径,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使文化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应从数学发展观、教育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当前大学数学文化课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层次动态管理,内容层次分明;改进教学评价方案,强化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数学文化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将其融入到每一门数学专业课程中.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数学发展史、若干数学问题和数学典故中的数学文化的介绍,结合思维训练和学生讲演,使学生在品味数学美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