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行政法治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行政能否实现法治化,决定着依法治教能否真正实现,教育行政法治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体法治化,教育行政主体的编制和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设定和授权;二是教育行政行为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实现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的法治化;三是教育行政监督法治化,有关监督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实现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监察和教育审计的法治化;四是教育行政救济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予以恢复或赔偿,实现教育中的申诉活动法治化和教育行政复议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行政行为程序化、行为规范程序化、行政程序合理化和行政程序法治化四项基本要求。行为程序化是为行政行为配备必要的程序要素和制度,为主体双方设定合理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程序化是使静态的法律规范变成动态的规范,增加规范的程序含量。行政程序合理化是使程序更加合乎理性。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法治程序、以法治理年规制和整合行政程序、程序理性等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内部监督是在行政系统内部建立起的对系统内的机关以及行政公务人员的监督制度,是行政权对于行政权进行控制的制度形态。行政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与行政内部监督权的配置休戚相关。要对行政内部监督进行深入研究,必须对行政内部监督权的结构予以探究。行政内部监督权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因此如何在行政内部监督机关中配置行政内部监督权是行政内部监督法治化、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周斌 《华章》2010,(18)
通过对我国行政指导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公开制度,行政指导的法治化,规范行政指导的行为依据以及规范法律责任和救济制度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能否实现法治化,关系着大众化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包括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主体法治化、行政管理行为法治化、行政监督法治化和行政救济法治化。四者有机统一,从而使民办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合法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行政约谈是近来在价格管理、税收征管、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等监管领域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而富有成效的行政执法方式,是将民主、协商、服务等观念引入行政法中的产物。现行的行政约谈制度存在违法设定法律责任、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对其进行法治化构建。在行政约谈制度的法治化构建中,规范制定、事项设定、实施主体、约谈程序以及救济的法治化是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行政决策咨询制度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保障,应当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行政决策咨询制度的法治化程度还非常低,导致实践中行政决策失误现象严重。有鉴于此,应当以二元化的立法模式对行政决策咨询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具体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系统规范,通过完善的制度建构以提升我国行政决策咨询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大量的行政规划行为,但规划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制定主体复杂,无行政规划组织法上的相关规定,内容的具体实施效果不佳,在规划的程序、救济方面法律规制缺失。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高等教育这一特殊领域迫切要求其走上法治化轨道,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程序,做出科学的行政规划行为。在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中,提高高等教育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程度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环节。本文认为政府应以"放权"为思路,通过行政审批改革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在法治的框架内,创新内部制约与外部监督模式,确保行政审批改革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0.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行政诉讼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仅仅扩大行政诉讼的范围,而不建立行政公诉制度,将会收效甚微。确立行政公诉的涵义、主体,探讨进行行政公诉制度的必然性,是创建抽象行政行为公诉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精神。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行政章程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方式,使其实际上拥有了对除行政法规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要以附带性审查为主要模式;赋予人民法院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后,对具体行政行为要作相应处理;确立有效的诉讼管辖。  相似文献   

12.
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推行公共行政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实施的活动。即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依法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3.
依法行政原则是法治原则在行政领域的落实。依法行政原则主要体现为两大原则:一是法律优越原则,一是法律保留原则。应在厘清该两大原则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确定其在教育行政领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行政调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调查在现代行政法治中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缺乏完善的行政调查法律体系,立法对于行政调查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也缺乏有效调控。这主要源于传统行政法学对行政调查定位为附属的、过程性的行为,对其在行政法治中的独立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完善行政调查机制,构建法治政府,必须对行政调查的内涵、性质进行宏观上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行政执法的界定模糊,加剧了权力运行的强弱两极化格局:在狭义层面,执法主体单一、行为种类有限、执法范畴狭隘导致教育法律的实施效果相对有限;而在广义层面,管制任务宽泛、程序制约粗疏、裁量空间扩张又使得执法权行使的自主性有所彰显。欲消解这种强弱两极化的表象,既要坚持广义的教育行政执法概念,更要将多元执法主体和行为纳入行政法规体系,与行政法治的基本理念、原则、制度相衔接,还应当兼顾法律实施的一般性与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实现刚性执法与柔性执法、协同执法与相对集中执法权、硬法规范与软法规范的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执法体制机制在教育治理中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时代要求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的同时有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的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我国 依法行政法律意识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完善并更新我国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效、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由于行政执法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对国家和相对人利益造成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按行为学的基本理论(B=f(PE)),行政执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执法主体认知偏差、能力缺陷和行政执法内、外环境的欠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作为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一个部分,是法治实现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我国行政执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重构行政执法理念:革除管理本位的思想,树立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执法的公平;加快执法程序性建设步伐,实现执法的公正;完善执法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执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法治行政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和行政法律规范的民主,人权价值两大方面,行政权本身的特点是法治行政的事实依据,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管理论”的行政法制观的失误,也是我国推行法治行政的实践依据,法治行政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条件,在“法治”起步不久的中国,厉行法治行政必须积极创设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