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生为本"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课堂教学,并以探究为手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发现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围绕一个数学题目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是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探究型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数学题目做出初步研究,渐而对数学产生热情和兴趣,同时可以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优化策略1.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在教育这块领域中,建构主义包括认知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抽象化和形式化是它的基本特征;很多数学概念是经多重抽象而形成,和学生的认知力、已有经验相距较远;学生对其缺乏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这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郑毓信教授提倡,数学概念教学不能向学生灌输,而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引导,探究发现,内化,拓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概念的生成中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围绕概念的生成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削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内驱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味",应该是数学教师的追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规划数理认知、实施科学引导、进行多元训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认知体系,全面塑造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数学生活化与自主探究模式是互利共生的关系,自主探究以数学生活化为基础,数学生活化是开展自主探究的前提,因此要实现两者之间的互通.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除了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还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性.本文基于数学生活化,探究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实现自主探究模式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现有知识、经验和感知,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变革之一.目前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已成为目标教学改革的一大要求,三角板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经常接触的画图工具。学生对其非常熟悉,然而正是这样的三角板通过叠、拼、摆、平移、旋转等手段,却能勾画出一道道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数学题.此类让三角板动起来的实验操作题.能唤起探索和创造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发现新知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概念认知过程,以"生活模型"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过程,以"体系建构"为依托,努力构建具有"数学内涵"的概念认知课堂,才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落实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把教学的中心真正意义地放到学生身上.需要教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主线",围绕"核心主线",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突出对学生活动的精心安排,让学生获得展示思维的机会.在"核心概念"的获取与性质的探究过程中,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把数学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享受数学的过程.文中的这节课为有效实施"核心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徐亚萍 《广西教育》2012,(37):57-58
"生活数学"教学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的教与学;是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是辩证地看待生活与数学关系的教学模式。"生活数学"的核心理念有三: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生活与数学和谐共生。一、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我曾经问过不少学生,得到的答案几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1]将生活情境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初中数学的基础性特征,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需要明确"数学生活化"的含义,梳理"数学生活化"的功能,寻找生活化情境并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从而让数学学习更高效。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先在导入环节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进而理解数学本质和习得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还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挖掘生活特性、设计相关的生活化教学环节,增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且亲切的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在此氛围中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掌握相关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丰富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数学。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变教材为学材,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因而,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是目前普遍的教学口号,我们认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充分数学化,只有教师坚守数学思维这块阵地,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不断地教给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用数学的策略探究,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提升,数学问题才能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回归到数学的本源.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探究教学恰恰提倡的是"做"、"议"、"探"合而为一,在实践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达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协调发展的目标.一、解决形式主义形成障碍的教学策略要想走出形式主义的阴影,首先需要更正老师对探究教学的思想认识.探究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更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注重"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以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及推导过程、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为例,探究问题教学的“过程化”。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化教学"这个概念的维度很广,本文仅从教学语言生活化的这个视角,定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阐述了何谓教学语言生活化;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呼唤着"教学语言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生活化的策略,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教学语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一段精辟的阐释,能让人终生难忘,受益匪浅;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解,能让人如临其境,茅塞顿开……一、课堂教学语言生活化的概念界定1.来自教学一线的苦恼  相似文献   

20.
将数学概念的定义、例子和图形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观察学生的理解过程并分析学生的言语行为,可以发现在学生的数学理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数学概念的定义和例子的形成方法.数学理解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新知识被个体认知之后通过积极地派生类属学习活动和数学推演活动这两种"往""返"不同的联系过程与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起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