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胡育红 《小学生》2010,(5):23-23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育可以从知道“对”,反思“错”,也可以从“错”,领悟“对”。错误是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它提供了我们辨析是非,纠正错误的好机会。我们的教育恰是要正确地利用“错误”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错误出现,但是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闪亮点,对于他们正确的回答津津乐道,却忽视了课堂上的错误。课堂是不可预测的,错误也是难免的。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学生不出错的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意外”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能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和教学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但长期以来,在对待学生课堂的出错上,很多教师更多地是畏之若虎。我认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出错,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巧妙地把出错转化成新的教学契机与资源。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邵爱华 《教师》2013,(1):101-101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也是学生的权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错误,让错误成为正确的“引子”。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会经常出错。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我们是尽量避免还是沉着应对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还是不够的,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把“错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资源,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A4):21-22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掌握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害怕出错,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因此,要改变这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多说、敢说,即使出错也没关系,教师允许学生出错,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一些教师往往会责怪他们“笨”,有的教师甚至会批评出错的学生.其实,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沉着应对,并把错误生成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引发学生思辨的有效因素,从而让数学课堂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9.
沈大生 《学子》2014,(12):46-4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其实能在课堂上出现的学习错误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者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合理利用这些学习错误,使之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一、正视“错误”。包容学生的课堂出错犯错也是学生获得成功总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出错,关键在于出错之后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是无奈.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以人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它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要使其“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就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出现错误并逐步纠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去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的“错误”,尊重这些“犯错”的学生,善于对待这些“错误”,让这些“错误”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从而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其变成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在学生的错误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课程教学资源。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场所。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让课堂回归自然;作为教师,要能够预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要及时捕捉错误,呈现精彩的课堂;错误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错误让师生张扬个性、充满灵性;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共同成长。文章主要通过“尊重学生,允许出错;适时引导,巧用错误;推迟介入,让学生闪光”,从而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我们的课堂因为有了错误而精彩,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周兵 《广西教育》2013,(38):68-68
学生的错题本是学生对自己在做题中所犯错误的一种系统的汇总。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而这些“错误”往往会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错误是一种资源,更是学好数学的一剂良药,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错题”的功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错题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其变成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出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其变成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要改变观念,重新审视学生的“错误”,将其中的某些错误当作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