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话”理念引入语文教学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中 ,“对话”一词出现在两处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者指一般教学对话 ,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 ,它贯穿在语文读、写、听、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后者指阅读教学对话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4)教师引导学生在同伴之间展开对话以加深对文…  相似文献   

2.
让语文教学走向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听、说、读、写等一切语文教学活动都是对话的过程,对话可以涵盖语文教学活动的所有层面。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对话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实现对话,本文就“对话式”语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一、语文教学中“对话”的内涵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话是普遍存在的,但在理论界,对话已经超越原始的语言学意义而在哲学的高度上被人们所关注和探讨。20世纪苏联最…  相似文献   

3.
对话式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平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话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操作模式,它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以“对话依托点”为具体内容,由“点”拉“线”、由“线”画“面”、由“面”及“点”地构建“预习与交流→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引出分主题→借助对话依托点阐述分主题→整合分主题回归核心主题”的基本框架,因其为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对话场境、以文本为主要对话依托点、围绕主题开展对话、注重思想和情感的提升而成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依据具体的情境,在学生习作中,和学生“对话”,消除困惑,解决疑问,以求得学生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这种“对话”,一般从内容入手,作中交流。“对话”的目的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调动积蓄,使人人想写,并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教师在开放的、动态的“对话”过程中,要善于随时抓住问题和需要等契机,  相似文献   

5.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认真实施“创境促读、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写促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情有趣地读,在读中思考、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作文评改教学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平等对话,使学生的习作评改兴趣得以提高,在关注人性的习作评改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工具类学科的一种,就学科本身的特点来说就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储备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学科也逐渐显现出了其人文性和实践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经验。基于此,本文以以读促写为出发点,首先分析以读促写的价值,之后对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真实学情,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策略展开习作教学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第一课均为对话、如何在对话教学中体现新教材特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力求做到口语教学和读写能力教学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四会能力,逐步形成了“对话十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以Book2A,Unit12.Lesson45为例,将“对话十步教学法”阐述如下:一、启发导入。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和求知欲。“Doyoulikeanimals?Whatanimaldoyo…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这四种能力实质上都和对话有关,“听说”是对话的形式,“读”实际上就是和文本对话,“写”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对话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现状看,在一些“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对话”了。这时,学生尚未念准字音,尚未读通句子,更来不及思考,这样的“对话”有什么意义呢?对话的前提应是潜心研读文本。教师潜心文本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呢?一要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指导要么以教师为主,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捆绑太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笔。由此看来,这两种习作指导现象都过于偏颇。学生的习作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动态生成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教师须运用教学智慧,依据具体情境,与学生在相互的“对话”激发下,消除困惑、解决疑问,以求获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对话”的目的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调动积蓄,使人人想写,并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这种“对话”,一般从内容入手,作中交流,教师要善于随时抓住问题和需要等契…  相似文献   

13.
崔娟 《西藏教育》2023,(4):26-29
仿说仿写是习作的初级阶段,但对于语用和思维能力刚起步的低学段学生来说,如何将所思所想转化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仍然是一个难题。同时,学生启而不发、仿说仿写质量不高,如何实现人人能仿说仿写的教学困惑一直困扰着教师。基于这一现状,文章聚焦学生和教师、教材和课堂,以读为径、想为翼。从聚焦“学生”,以读促写,明确教学目标;触发“想象”,搭建支架,培养思维能力;多元“评价”,教评一致,提升语文素养三方面进行仿说仿写教学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李得芳 《甘肃教育》2021,(5):142-14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困扰教师的教学难点。以读促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对学生习作水平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效,本文从以读促写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基于教学经验,提出了以读促写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课设计者让学生在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中,与文中人物情感进行交汇,在想、说、写中内化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中一是要以“发愤”为主线,贯彻教学全程;二是以感情朗读为抓手,读中悟“愤”,品“愤”促读,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并在不拘形式的朗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教学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以师生平等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阐述了习作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新的习作教学理念,要求习作教学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重视兴趣、情感对习作的影响。我想,学生若对习作不怵不惧,习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使兴趣成为小学生习作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呢?一、以读促写首先,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积累,打下扎实的习作基础。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对教学板块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重组,采用“读、写、评”融合教学策略,通过建立读写融合、读评融合、写评融合,推进读写迁移,达到即学即用、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习作单元的编写价值,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海峰 《湖南教育》2005,(18):27-29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从实际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教学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就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了师生、生生对话。这时的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更来不及思考,谈得上有什么领悟需要交流呢?师生、生生对话的…  相似文献   

20.
<正>写作是检验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透过作文可以洞悉他们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而语文学习又为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将“读”与“写”的关系描述为“吸收”与“倾吐”,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一呼一吸”中释放的乐趣因子,教师完全可以将“读”与“写”一体化。当然,“写”并不是最终的任务,后续的“评价”乃是“读”与“写”的延续。一堂有效的写作课,实际上是读、写、评三个方面形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以这样一种教学理念为依托,教师可以整合单元知识以读促写,通过分析学生作品以评补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