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态体育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生态体育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推动城市经济,提高市民体育意识,带动全民健身.需要以整体观和动态观去构建与研究生态体育理念和生态体育.  相似文献   

2.
王晨 《体育师友》2023,(2):14-16+37
检视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尚存有“要素失察、目标失狭、环境失范、内容失偏、效能失弱、评价失当”等问题。实践中我们当依循生态观的原则与要旨,力求做到:整体化把握生态体育教学要素、人本化定位生态体育教学目标、生动化创设生态体育教学环境、多元化择选生态体育教学内容、和谐化提高生态体育教学效能、动态化施行生态体育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生态体育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生态体育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生态体育园的功能进行分析与定位.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案例,阐述生态体育园的功能分析与功能定位,探究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并基于功能本身和资源禀赋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定位.结果表明:生态体育园必须满足3个特点:(1)人、环境、体育三者关系的和谐发展是生态体育园建设的前提条件.(2)体育运动项目与生态环境是生态体育园的基本载体.(3)生态体育园的功能具有多样化和集合化的特点.生态体育园应基于功能本身和其资源禀赋进行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视野下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英 《体育世界》2011,(8):113-115
阐述了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构建高校体育生态文化,应树立体育生态思想,创建体育生态课堂,建设体育生态运动场,彰显体育生态文化,开发体育生态产品的观点,这对高校体育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体育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体育的和谐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开展的体育运动.生态体育是现代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运动哲学,也是近年来社会体育发生的一大变化.山东省拥有丰富的生态体育资源,生态体育的发展潜力巨大.本研究对山东省所拥有的生态体育资源进行了开发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生态体育分别与旅游、文化艺术、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并就各种模式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山东省生态体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海洋体育文化概念,调查研究海洋体育文化现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从物质保障、海洋气候、组织与制度、法制环境、人才培养等角度入手研究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困境。结果表明,如火如荼的海洋体育文化活动与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相差甚远;提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要提升思想认识高度;要增加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资金投入的力度、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加强建设海洋体育文化组织、要建设和健全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法律制度、要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人才培养、要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普及与推广等破解策略,使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11,32(2):8-12
上海“十二五”规划将建设生态城市列为未来发展目标之一。体育生态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契合了当前体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研究提出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建设上海体育生态城市,实现上海体育“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科学论证,通过生态体育提升上海的“软实力”;倡导全民生态体育理念;形成上海独特的体育自然、人文生态;关注民生,通过生态体育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借鉴国外体育生态建设的经验等。  相似文献   

8.
大众生态体育是依照生态体育理念对大众体育进行的规划安排。山东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大众生态体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其开发利用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教育原则、和而不同原则、全民参与共享原则,开展适宜的生态体育教育,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做好生态体育圈域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谭志丽 《体育科技》2013,34(4):6-8,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的文献与著作进行整理,概述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分析体育与生态研究的关系,探析体育生态的概念与研究特点;对体育生态研究提出两方面假设:一是构建体育生态谱系,二是以文学的观点研究体育生态谱系。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体育生态研究进行审视,是以文化安全为问题意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以解决体育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为着手点,实现体育多样性共存与非中心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强 《体育世界》2014,(4):26-28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概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生态体育也逐渐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并发扬。泰山旅游区因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体育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众多生态体育社团组织和生态体育爱好者的体育健身场所。随着人们生态体育意识和观念进步,人们在生态体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很多的不同,呈现多元化的生态体育走向。如何为生态体育的发展做好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泰山旅游区生态体育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旅游区生态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生态体育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沿着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两个维度对现代体育进行全面反思和多:方面努力而形成的体育理念。生态体育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生态体育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北京奥运会极大地促进了生态体育的实现和完善,生态体育融合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将促使人类社会朝着无污染、和平、公正、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与体育生态革命,建立了"人-体育-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的城市大众生态体育新理念.经过艰辛的生态运动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其根源在于我们旧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的不合理.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整体优化、市场需求导向、多样性等原则基础上,在山东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体育,力求实现体育、文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最终在城市居民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具体从普及山东省城市居民的大众生态意识,建设生态体育课程,科学制定城市与社区生态建设发展纲要,加强城市社区生态体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建立体育活动的生态规范等级各层面实现城市大众生态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指标,这个指标所涵盖的项目服务和资源消耗需要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依据。因此,从旅游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角度,借助生态足迹评价模型,选择京津冀都市圈中的三个比较有特色的体育旅游景区(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为测评对象,对景区体育旅游的承载力、生态足迹总量与人均生态足迹负荷进行了计算。研究结论:体育旅游景区生态足迹的测量与评价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交通足迹、体育旅游餐饮足迹、体育旅游住宿足迹和体育旅游健身娱乐足迹;选取的三个景区体育旅游生态足迹消耗主要以体育旅游餐饮和体育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主,而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主要以化石能源地、水域和草地为主;景区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建成地和水域的计算结果均表现为生态赤字,而林地面积则表现为生态盈余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回归进行研究,研究得出:现代文明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冲击、传承断层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冲击、体育异化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的冲击对赫哲族体育文化生态回归造成困境,需要搭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为一体的传承生态网络;构建“开发-保护-特色”为一体的多元生态模式;营造“媒体-表演-教育”为一体的多元生态氛围.生态文明视域下赫哲族体育文化的生态回归,还需要加大少数民族体育立法保护力度;政府职能部门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体育生态思想的萌芽、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生态结构、体育系统功能及生态平衡等方面,对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涉及体育生态的直接研究在我国已有10余年,基本是零散、移植性和提出问题式的研究,整体上显得单薄,但仍有一定的先导价值和创新性;虽未冠以“生态”名称,然而与其相近或部分内容相契的体育研究较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创新是促进体育生态学诞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体育生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对“学校体育生态”进行探讨。认为:影响学校体育生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体育应有的地位与实际受重视的程度;城乡、区域之间学校体育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学生体能素质的下降等方面。在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落实构建生态学校体育的思想和理论;建设生态体育课程;优化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体育—文化—生态校园计划的4个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慧  罗湘林 《体育世界》2013,(12):105-107
以生态体育理论为依据,结合生态体育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探析生态体育视野下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认为:生态体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具有巨大功能,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方向;生态体育课堂的构建对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可为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离不开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以“美丽中国”为视域,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指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要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要关注我国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协同发展.同时着重研究了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指出:“美丽中国”构建下,我们要通过打造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圈、创造中国式健身体育、构建生态型休闲体育服务体系、开发大众化民族竞技体育、拓展校园民族特色体育等主要路径,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苏州国际教育园体育生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教育园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在我国迅速兴起,这也对教育园体育生态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苏州国际教育园体育生态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揭示体育生态资源的利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群聚优势的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内部资源的潜力,使其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并持续发展.教育园体育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体育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开发上树立"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体育生态资源建设的优化,体育生态资源内容的拓展,可为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创造展示空间和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国体育发展将逐步显现出体育发展与生态紧密结合的特征,这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应该重视的背景。生态文明为实现市民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从女性体育发展的生态背景、生态文明与女性体育发展的联系与互动及发展走向等要素,揭示了女性体育发展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进程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