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大量新媒体手段广泛介入公众生活,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和严峻挑战。同时,它也为高校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和机遇。因此,高校要合理规避新媒体的冲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新媒体传播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建构的全新路径,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建构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了解他们的价值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明确新媒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影响.通过对价值观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描述,分析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模式,用新媒体帮助建构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补充学生价值认知、跟进学生价值评价、引导学生价值选择、巩固学生价值实践,并最终探索出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认同包括价值认知认同、价值情感认同和价值行为认同。对此,可通过引领大学生准确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以实现认知认同;唤醒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塑造榜样、创设校园文化引导行为认同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建构。  相似文献   

4.
文化认同是实现价值认同的前提,文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其目的是实现人们对"共享价值"的认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就是文化认同教育。全球化境遇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冲突,导致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现实困境。必须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促进文化认同,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在高校,处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占据网络新媒体阵地、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等,促进大学生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家建设、区域发展、个人成长三个方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丽水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和现实观察,梳理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从提升思政课效果,拓展新媒体教育功能,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平台和优化第二课堂设计等方面提出加强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既带来了新机遇,又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树立新媒体阵地意识,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引导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渠道认知平台和主阵地实践平台的建设,创新网下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培育。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教育阵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创新了教育形式、增强了师生互动。同时新媒体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剧了复杂性、削弱了主导性、消解了认同感、影响了实效性。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增强理论认知、校园文化来营造情感认同、课外实践来增进践行体验、新媒体素养来引导价值选择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认同—践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影响效益;提出了通过借力新媒体技术优势、发挥新媒体圈层效应、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搭建新媒体活动载体等途径,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支撑,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乎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平台越来越虚拟化,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转变,也促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出发,当前高校应该从树立网络视阈下的平等对话理念,搭建符合大学生认知需求的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德育主体的合力作用等方面优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与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群体,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新媒体的重要影响。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必须客观分析新媒体的特点,正确认识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提出的挑战,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来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言行具有意识导向作用。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深刻理解,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心理机制,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必须通过整合社会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付之于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包括在其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之中。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具有变动性、差异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特征。价值认同的变动性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能;差异性决定了其原则;主体性决定了其实践路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包括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心理结构和生活经历,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民族性和价值性成为大学生认同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因素主要有十个方面:价值取向、理性判断、信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情感认同、对权威的崇尚、舆论,利益和同伴影响.主观建构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客观影响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承担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解、认同的重要窗口,是引领主流价值观、振奋大学生精神的主阵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又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境,表现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和不稳定性、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轻视心理、效果评价难度较大、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存在背离现象等。高校需要通过引入大数据、利用新媒体、创新评价机制、借助课程思政平台、实践带动等方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认知、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通过理性引导、创设情境和发挥优势等途径,积极探索在志愿服务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8.
青年亚文化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为解决共同面临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的方法;它造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环境的复杂、干扰认同的宣传灌输、影响认同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增强高校中思政课的引导力、提高新媒体的影响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评价力、探索具体实践的方法,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文化认同能够夯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并为其提供思想保证和方法指导。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有:从文化的视角,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成因,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