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形象、直观.下面举例说明怎样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图1例题小明同学骑自行车去郊外春游,图1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图象.(1)根据图象回答:小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需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2)小明出发两个半小时离家多远?(3)小明出发多长时间距家12千米?(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分析与解该折线图表示了离家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图象很直观,综观整个图象可知,小明是从家里出发(0时刻时距家0千米),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因为在第1小时和第2小时之间,小明离家的距离没有变),…  相似文献   

2.
练习是传授新知、巩固深化新知的一种重要手段。进行新授知识的教学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可分以下五个阶段设计练习题。 1.旧知迁移。这一阶段的练习题主要是新知准备题或新知导入题。例如,讲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相遇问题例1时,教师设计如下三道题。(1)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2)用简便方法计算出18×4+12×4的结果。(3)甲乙两个小朋友开始相距10千米.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两人同时相对行走1小时后还相距多远?两人同时相对行走2小时后还相距多远? 这三道题中,第(1)题可为新授后总结出“速度和×时间=距离”进行铺垫,第(2)题为比较例1的两种解法提供了方便,第(3)题具有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初步理解“相遇”的意义和条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月评     
考试成绩排名逼出人命呼市一14岁初一男生跳楼身亡《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9日讯1月11日17时27分39秒,14岁的强强(化名)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书包里装着刚刚从学校领回的成绩和排名单。强强是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一某"火箭班"的学生。成绩单上,他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从全年级的290多名落到了600多名。强强的父亲说,下午从家出发去学校时,孩子还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前几天  相似文献   

4.
如下图所示,哥哥以一定的速度从家出发往学校行走,弟弟以一定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往家行走,家到学校相距3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哥哥在图书馆休息了10分钟,弟弟在公园和图书馆分别休息了一些时间,结果两人在同一时间分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流体力学家设计出一种能在地下隧(sui)道里飞行的飞机。这种时速达600千米的"地下"飞机有上下两层客舱,可容纳400人乘坐。"地下"飞机的整体造型呈流线型,动力来自喷气气流,在隧道内飞行时离地面仅1米左右。飞机所需要的机场、航站等设施  相似文献   

6.
大象博士由于工作繁忙,想给自己的孩子聘请一位家庭教师。由于招聘条件优惠。招聘启示刚贴出去,就来了数十人应聘。经过激烈地竞争,小羊和小兔进入决赛。决赛题目:大象伯伯从家出发到动物研究院,每分钟走150米,3分钟后离中点50米。问象伯伯家与动物研究院相距多少米:小兔一看题目,高兴得跳了起来:“太简单了。”它很快列出式题,算出结果:(150×3+50)×2=1000(米),马上交了卷。小羊一边看题目,一边画线段图,不慌不忙地计算起来。他分两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情况:3分钟后还没到中点,如图一,象伯伯家与动物研究院相距(150×3+50)×2=1000(米);第二…  相似文献   

7.
巧思妙解     
有些应用题如果换个思路,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例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的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骑摩托车速度是甲的3倍。2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我看完题后,是这样解的:先求出乙每小时的速度:20×3=60(千米)。接着求甲骑自行车的路程:20×2=40(千米)。再求乙骑摩托车的路程:60×2=120(千米)。最后求2小时后,二人相距的距离120-40=80(千米)。后来,我再仔细审题,发现这道题可以先求出乙骑摩托车的速度20×3=60(千米)。再求乙骑摩托车比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米数:60-20=40(千米)。最后求2小时后相距的米数:40×2=80(…  相似文献   

8.
教师可将例1分解为两个小题,分步进行.第一步:小黑板出示分解出的第一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张华从家走向学校,每分钟走65米,经过4分钟到达,他家距学校多少米?"要求学生回答"求距离,怎么列式?"第二步:出示第二个一步应用题"李诚从家走向学校,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到达,他家距学校多少米?"同样要求学生回答"求距离,怎么列式?"  相似文献   

9.
数学开放题,又叫做数学开放型(性)问题。它的特点是:或者题目的已知条件不完备,即条件要么不足,要么多余;或者问题的答案有多样性,可能没有确定的答案,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不同于一题多解);或者既没有确定的条件形式,也没有确定的结果形式,而且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套。例如,下面的问题都是适宜初中学生做的开放题。问题1 钟表上有12个数,请在某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使钟面上所有数的和等于零。问题2 小民家离学校23千米,小德家离学校34千米,小民家离小德家多远?问题3 有一块长45米、宽25米的长方形空地,想建造一个…  相似文献   

10.
黄清柱 《数学小灵通》2013,(Z2):82-87,47
一、用心思考,正确真空1.地球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这个数写作()千米,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千米,保留两位小数约为()千米。2.0.375=()/()=30:()=()÷1 6=()%。3.一件衬衫a元,一件毛衣的价格比它的3倍少8元,毛衣  相似文献   

11.
一次数学课堂上 ,需要解决这样一道应用题 :现有 2 4人分别乘两辆小面包车赶往火车站 ,其中一辆小面包车在距离火车站 1 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 ,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还有 4 2分钟 ,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小面包车 ,连司机在内限乘 1 3人 ,这两小面包车的行驶限速为 60千米 /小时 .问 :这 2 4人都能赶上火车吗 ?同学们经过分析 ,比较轻松地得出和答案 :小面包车的速度为 60千米 /小时也就是每分钟 1千米 .从出故障处载第一批人到火车站有 1 5千米路程 ,需1 5分钟然后从火车站回到出故障处又需 1 5分钟 ,最后载另一部分人赶往火车站…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的重要内容。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准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用图解法找对应例1.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前两小时共行驶130千米,第三小时又行了全长的14,这时超过中点5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从图上看,如果这列火车少行55千米,那么就正好行到中点,也就是(130-55)千米与甲乙两站距离的41合起来正好是甲乙两站距离的12,即(130-55)千米所对应的分率是(12-41)。所以,求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列式为:(130-55)÷(21-41)=75÷41=300(千米)。练习:两只筐里共装苹果135千…  相似文献   

13.
踏古迹访名胜,观湖光赏山色,是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休闲方式。且大多数的家长也愿意带孩子们一起去长长见识,开阔一下视野。其实,以旅游为背景还可以演变出好多的数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确定旅游路线题1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北西公园小青家水族馆200400600米0图中比例尺是(),小青家在公园的(),小青家到公园有()千米,小青家到公园比到水族馆()千米。解析:这是关于比例尺的实际应用的题目。(1)根据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实际距离200摇千米的意思,200摇千米=200000摇米,所以比例尺是1∶200000;(2)地图上的方向总是上北下南,…  相似文献   

14.
奇妙的宇宙     
宇宙有多大 在地球上,人们用"米"来度量长度,用"千米"来测量更大的距离.例如,穿着球鞋的姚明身高2.29米,地球的半径为6378千米.但在太阳系空间,"千米"这把尺子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了.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900224000千米,以彗星活动范围计算的太阳系的半径为34410000000000千米.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73页“试一试”,是一道开放性的数学应用题。由此加以适当的变化就可以得到2005年“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第11(A)题:8个人乘速度相同的两辆小汔车同时赶往火车站,每辆车乘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现故障,此时距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惟一可利用的交通工具是另一辆小汽车,已知包括司机在内这辆小汽车限乘5人,且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小时,人步行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小时。试设计一种方案,通过计算说明这8个人能够在停止检票前赶到火车站。  相似文献   

16.
例1摇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往时每小时行3千米,返时每小时行5千米,往返共需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则往时共用时间为1/3,返时共用时间为1/5,往返共需(1/3+1/5)的时间,这与“8小时”对应。于是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1/3+1/5)=15(千米)。例2甲乙两辆汽车由梅州开往广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少用1710小时,求梅州到广州的距离。解:设梅州到广州的距离为“1”,则甲车共需时间为1/60,乙车共需时间为1/50,甲车比乙车少用的时间对应(1/50-1/60),于是,所…  相似文献   

17.
一位英国探险(tàn xiǎn)家将从伦敦启(qǐ)程,驾驶一辆空中飞车——"风扇汽车"前往非洲马里的廷巴克图探险。听说,这辆风扇汽车重480千克,可以航行300千米以上,飞行高度可以达到600至900米,最高时速在空中为110千米、在地面为180千米。  相似文献   

18.
新奇页面     
美国人花费多年时间,制造出一种能够在天上飞的原型汽车———“天车”(skycar)。这种“天车”仅需要10米的启动距离。该车能够在瞬间加速到587千米/小时,在一分钟内爬升1952米,巡航速度525千米/小时,汽车在150米高度飞行时的噪音仅为65分贝。所以在你听到它的声音时,它早已飞过你的身边。潜水机器人德国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一种潜水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具有很特殊的性能,能探测南极冰层下的海洋世界。它可以根据程序事先设定的坐标找到前进的路线,在冰层下行进75千米,下潜最大深度为3千米。水下手枪欧洲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水下手枪,全长200…  相似文献   

1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2分) 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千米 (C)乙车比甲车多走1千米 (D)甲车走7千米,乙车走3千米  相似文献   

20.
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出发,甲行了30千米到达某地后,马上从原路按原速返回,在途中与乙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甲、乙要经过多少时间?我是这样解的。先求出甲到达某地用了多少时间:30÷15=2(时),这时乙行了5×2=10(千米);再求两人相距多少千米:30-10=20(千米);接着求出还要行多少时间相遇:20÷(15+5)=1(时);最后求出两人经过多少时间相遇:2+1=3(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